如今自媒体的喧嚣发达,不仅要求作为读者的我们,每天能够高速处理大量的信息,同时,还无时无刻不要求我们能够自动生成一种鉴别、证伪的强大能力。
信息技术的充分发达,也在助长“假新闻”“假讯息”的加速传播。
这类假新闻和假消息之中,有一类牵涉大众爱国热情和民族情绪的内容,往往容易造成泛滥式传播。
这种围绕着“爱国”主题的虚构新闻或名人语录,生产成本低,传播速率高,背后存在巨大的商业利益,不断消费着大众的爱国心。
01.
永不停歇的「假新闻」
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各类媒体、自媒体愈加发达,假新闻、假消息也由此有了流传的温床。
最近的一个例子,可能你也上过当——
一篇在国内互联网上流传甚广的文章,叫作“默克尔面对柏林墙的告别演讲”,主要内容说的便是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宣布将不再竞选连任时,发表了一段重要演说。这篇演讲文稿不仅刷屏各类自媒体平台,还得到了许多民众的大加赞许。
许多人看完内容后,不禁赞扬默克尔非常伟大,甚至认为她称得上西方世界史之中最了不起的一位政治人物。为什么这么多中国人喜爱这篇文章,甚至毫不吝啬地夸赞她?
原来,原因是认为她在演讲里讲了“真心话”,而所谓的“真心话”便是默克尔终于在告别政治舞台的前夕,在演讲中大篇幅批判美国,强调西方要与中国展开紧密合作,解除对华军售禁令,与中国一起走向人类美好的明天等等。
关于这篇“演讲”内容,如果你对西方政治稍有认知,尤其稍微清楚德国或默克尔本人的情况,你就知道这篇内容肯定是有问题的。果不其然,这篇内容很快便被国内权威媒体辟谣,完全就是一篇虚构的稿子。
我们会发现,现在有不少国内的自媒体尤其喜欢虚构一些外国人夸赞中国的论调或内容。
除了这条已经被辟谣的假新闻外,还有一则是关于加拿大的消息,大家都知道,最近加拿大和我们国家之间有些矛盾,但这则消息听起来就让人觉得非常解气。
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左)与特朗普
这则新闻的标题叫做“终于反击了!加拿大70亿飞机订单被取消”,内容也写得十分煽动劲爆,一开始就提到加拿大只不过是一个万人口的小国,一直抱着美国的大腿,结果现在终于要得到中国的“报复”了。而所谓的“报复”,就是中国对加拿大“直接取消70亿元飞机订单”,“同时从下周起所有进入我国的加拿大产品都不得进入港口,另外禁止飞机制造公司高层进入中国”。
网上流传的消息截图
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主流权威报道相关的消息,也没有证实或辟谣,我也认真查阅了一片相关的新闻报道,包括加拿大媒体,可是并没有发现任何权威媒体报道过这件事。
这就是今天我们媒体的情况,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虚假”。
纵观这些假新闻和假消息,其中比较有趣的就属刚才这一类牵涉民族情绪的内容,都与我们的民族尊严相关。
其实这并非是最近才出现的现象,历史上也出现过很多类似的情况。在我的拙作《常识》里曾经提到过,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偶尔就会出现一阵风潮,时常流传一些“辱华”的事件传说,其中有不少后来被证实是国人自己捏造的。
02.
商业利益驱动「假语录」的流行,
不断被消费的爱国心
除了这类假新闻之外,还有一种被广泛流传的“假”——就是各种名人的“假语录”。
最近因为某位明星引用张爱玲假语录的一条八卦娱乐新闻,再次引发大家对于各种虚构名言语录的兴趣,还收集了很多网上流传的鲁迅说过的话,张爱玲说过的话,白岩松说过的话等等,结果就发现网上流传的所谓“名人语录”有大量篇幅都是虚构的。
在我们这个年代,虚构各种各样的“假语录”,就是为了要最大化增加这些讯息的传播,从而带来一笔商业上的利益。
今天这种围绕着“爱国”主题的虚构新闻或名人语录,生产成本低,传播速率高,背后存在巨大的商业利益,所以被不断用以消费大众的爱国心。
03.
拿破仑的「醒狮论」,假的
说回这些虚构的名人语录,其中也有一种与刺激民众的民族自信心相关。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你想必听过这样一句话,那就是传说拿破仑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千万不要叫醒中国这头睡狮,只要他醒来,必然要震撼全世界。”
可是,这到底是不是拿破仑说的,是否是这样一句原话,其实很难说清。
因为同样这番话还流传过各种各样的版本,包括在不少外文著作中也能找到类似的,有的版本说的是,拿破仑形容中国只是睡了而已,并没有提及“雄狮”,也有说是“睡了的巨人”“睡了的巨龙”,不过含义基本大同小异,就是说中国睡着了,欧洲这些国家千万别去惹醒他,吵醒之后他就会震动全世界,到时候我们可能都没好日子过,大致如此。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有一部十分有名的纪录片叫《河殇》,里面就曾引述过这句话;约莫十年前,还有一本当时很流行的书,叫《中国可以说不》也是绘声绘色地引述了这则故事。
可是今天我想告诉你的是,这句你可能从小听到大的名言,应该是假的。
如果试着在外文资料中查找拿破仑的这番话,会发现几乎找不到十分确切的证据和出处。特别是在法文的原始文献中,拿破仑其实关于中国的谈话非常之少,尤其这段“中国睡狮论”根本无法考证。
这句话最早其实是出现在中文文献当中,尔后才被翻译成各种语言引用到了别国文献中。也就是说,这句话其实是中国出口的一句“拿破仑名言”,传播路径是从中国创造,随后才被不断传播出去的。
中国青年党醒狮派创办的《醒狮》周报
经过清末革命家的宣传推广,“睡狮”成了一个政治符号,只要说到疲弱的中国、蒙昧的中国、潜力的中国、甦生的中国、崛起的中国,几乎都用“睡狮”或“醒狮”来指代。
由于梁启超与同盟会等团体在政治主张上的分歧,革命宣传家从一开始就有意屏蔽梁启超的开拓性贡献。留日学生年的时评文章里有:“数十年前,德相俾斯麦已有毋醒东方睡狮之言。”说明那时革命宣传家已经寻找外国政治家作为“狮论”的代言人。
年《台湾日日新报》文章:“昔日某西人,论清国之音乐,其言曰:支那人实不愧睡狮之称也,……”如此等等,“狮论”被冠以是西方人的语录。
年,有人对“狮论”做过追问:“西人言中国为睡狮,狮而云睡,终有一醒之时。以此语质之西人,西人皆笑而不答。于是乎莫知其何取义矣。”可知,在清末的“狮论”中,不仅拿破仑没有出场,已经出场的曾纪泽、俾斯麦等人,均未取得“狮论”的主导权,但是,把“狮论”的知识产权赠与“西人”,已经成为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说法。
当时的中国并没人有自成一家之言的话语权,“惟告以英、德、法、美之制度,拿破仑、华盛顿所创造,卢梭、边沁、孟德斯鸠之论说。”明明是中国人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概念,却偏要请西方人代言,似乎非如此则无力量。这大概是近百年的屡战屡败之后,国人积弱成疾的屈辱心态。
04.
“狮论”终归拿破仑名下
胡适留美时在年写下“拿破仑大帝尝以睡狮譬中国,谓睡狮醒时,世界应为震悚。”可知当时的美国留学生已经将“狮论”归入到拿破仑名下。不过,这一说法在国内似乎不大流行,朱执信年的《睡的人醒了》仍将“狮论”归在德国政治家名下。
粗略统计,至年,“狮论”的代言人已经有了拿破仑说、俾斯麦说、威廉说,以及泛指的英人说、西人说、外国人说等,也保留着梁启超所提到的曾纪泽说、乌理西说等。
随着时间推移,世界形势不断变化,俾斯麦和威廉这些二流政治明星已经很难激起民众的兴趣。在中国媒体上的西方政治明星中,拿破仑可谓稳坐头把交椅。在传播中,只有公众熟悉的共同知识,才能为传播者所理解、接受和记忆,那些日益冷僻的名字,很快就会被淘汰。“九一八事变”之后,在民族存亡之际,“狮论”再次获得广泛传播,这一次,拿破仑终于脱颖而出,成为唯一的代言人。
05.
杜撰“狮论”出处
“狮论”在中国影响甚巨,被普遍接受,许多西方学者曾经彻底翻检过与拿破仑相关的原始资料,无论法文或其他语言的任何一手资料,都没有记载拿破仑说过这句话。
史料上没有?只要对我有利,则难不住我们的“砖家”,他们杜撰出处,把“狮论”嫁接到年7月英使阿美士德路过圣赫勒拿岛时与拿破仑的会话之中,使“狮论”变成“历史常识”。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为改革开放的需要,有关“狮论”的文字已经俯拾皆是。
虽然国内外史学家、专业学者屡屡指出谬误,到了年2月2日,史鸿轩还在《环球时报》发文,盖棺定论地将阿美士德的故事与拿破仑“狮论”进行完美结合,断定“这句话出自拿破仑之口”。
假的就是假的,嫁接的再完美,也成不了“历史常识”,我们应该知道真相,那就是,拿破仑从来没有过“狮论”。
还传出了各种各样的版本以及这句话的出处,直到今天,我们听到的便是拿破仑所说了,这又是为什么?
原来,虚构外国人关于中国的新闻、事件和传说,以此振奋国人的爱国热情,并不是我们新时代的“新发明”,而是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一种传统了。
网络上的非理性爱国言论和行为,会给我国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我们更要注重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认清非理性爱国主义的危害,大力弘扬理性爱国主义。使人们在自媒体环境下更具有理性的爱国态度、拥有理性的爱国理念、做出理性的爱国行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