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法造纸文化园里亲手动手体验中国古老的古法造纸制作工序,还可将自己亲手做的彩花纸带回家,感受黔北的农耕文化与风情;重走3.5公里长的古盐道,回想当年这条古盐道上的繁华景象,领略深厚的历史底蕴;在“纸韵墨色”村史馆里追寻红色记忆,感悟长征精神……播州区枫香镇纸房村,正以民俗风情乡村旅游体验活动,吸引着无数游客。
然而仅在一年前,纸房村一年也不见得来这么多游客。纸房村是国家级一类贫困村,与苟坝红色文化旅游区仅一山之隔。由于地处大山深处,石漠化严重,以传统农业为主,经济十分落后,脱贫致富成为一道难题。
几经探索,借助花茂、苟坝等著名旅游地,纸房村选定了发展乡村旅游富民脱贫的路子。“我是土生土长的纸房村人,对纸房的古法造纸文化非常向往!”今年37岁的贫困户李敏立志让古法造纸技艺重焕生机,前不久到丹寨县石桥村学习了古法造纸技术。现在,他不但熟练掌握了古法造纸原始制作和结合现代工艺的制作方法,还学会了古法造纸融合特种彩纸、游客体验式花草纸的制作方法。
今年以来,纸房村整合各类项目资金投入万元,立足该村原有的造纸历史,实施古法造纸恢复打造项目,建设古法造纸体验基地、古法造纸展览馆,进一步挖掘纸房村古法造纸文化,并在建设中融入乡愁文化、农耕文化和产业文化,与花茂、苟坝等著名旅游地连点成线,把景点变景区,大力推动全村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辣子鸡、腊排骨来喽,各位请慢用。”走进路旁的“纸上人家”农家乐里,农家菜的香味扑鼻而来,店里已是座无虚席,老板刘涛正忙着为客人端上招牌菜。27岁的刘涛是这家农家乐的老板,也是这个农家乐的厨师。“自2月开业以来,来店里就餐的客人比较多,每天能收入四五百元。”刘涛脸上满是喜悦。
“餐桌上的蔬菜都是我们自己地里种植的,既节约了购菜成本,又让客人随时都能吃上鲜嫩的蔬菜。”刘涛说,他将扩大餐厅规模,完善住宿的配套设施,安装WIFI,让客人在乡村享受城里人的待遇。
在纸房村,像“纸上人家”农家乐这样成规模的还有三四家,纸房村支书商建华介绍,在农家乐开业之前,区人社局、枫香镇政府在村里已经举办了两期精准扶贫中式烹调技能培训,其中精准扶贫对象就有25人,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整体接待水平。
纸房村狠抓产业项目发展,大力发展山地特色旅游业,新建农村电商平台1个,带动贫困户72户人,就近解决贫困户就业5人;深入挖掘纸房村红色文化、古法造纸文化、古盐道文化。目前,古法造纸文化项目建设已基本完工,古盐道路基已进行全面清理。(肖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