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枫香脂 > 枫香脂药材 > 正文 > 正文

奇香天成丨万伤蚀骨始成香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7/28 11:18:04

忽忽忘年老,悠悠负日长。

小诗妨学道,微雨好烧香。

檐鹊移时立,庭梧满意凉。

此身南复北,仿佛是它乡。

——《雨》宋陈与义

『天香传奇』

渺渺幽香,亘古千年。古今往来多少风流人士,文人墨客也罢,王侯将相也罢,噬香者众。从远古的燔木生烟,先秦的祭祀仪式,魏晋的佛道大兴,到唐宋以后的文人雅香,中国熏香文化,代代绵延更迭,辉煌灿烂。

▲明杜堇《玩古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自汉代丝绸之路开始,西域、中亚等异域香料陆续进入中原内地。沉香、苏合香、熏陆等名贵香料逐渐成为中原香事的主体熏香。

至宋代,文人香事渐趋雅致。又因丁谓、苏轼对海南沉香的大力赞扬,使得单独品闻成为普遍的品香方式。而沉香之韵,单独品闻时,韵味清雅甜凉,气韵悠远,层韵丰富。这使得沉香也一跃成为文人心中“雅香”的代表熏香。

中国古代宫廷、贵族所用沉香,以两广、海南等地的莞香树所产沉香及暹罗(今泰国)、真腊(今柬埔寨境内)、占城(今越南)等东南亚一带地区蜜香树所产沉香为主要来源。

古籍中多有记载沉香来源,如宋代苏颂的《本草图经》:“沉香、青桂等香,出海南诸国及交广崖州”。《香录》一书载:占城栈香,栈香乃沉香之次者,出占城国。”

▲蜜香树

『天香生成』

沉香的产生,是机缘造化之物。一来,必须是以瑞香科树木为母体,而此种树则又细分莞香树、蜜香树及鹰木香树三种,分布于我国、东南亚及印尼一带。

其二,沉香树须有深达树干木质部的伤口。如刀砍、雷击、虫蚁等动物啃噬,于树木木质部深处形成伤口。

其三,特定真菌感染。因外力或虫蚁啃噬而形成的伤口,需为一些特殊菌种侵蚀感染,而后树木出于自保,产生树脂将伤口组织封闭阻断。由以上这三种条件所形成的油木混合物,方可称为沉香。且三种因素,缺一不可。

万伤蚀骨,方能成香。沉香的形成过程,是一次树木自我修复变强的过程。也正因此,文人多爱其风骨,寓以自比。

且沉香之味,因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及真菌区别,事实上具有许多不同的气味变化。以化学观点而论,沉香气味不同主要是来自于不同香脂所导致:沉香醇、乙酸沉香脂、苯甲酸沉香脂、正丁酸沉香脂、桂皮酸沉香脂等。

至于棋楠香,香气凌驾于沉香之上,气韵有初香、中香、尾香的变化,香气较沉香而言,更显浓郁芬芳。棋楠,因其形成过程或有更为复杂的化学反应,故较之于沉香,气味更为复杂,香气难以捉摸,飘忽不定,是以现代人工科技也无法合成的味道。民间有言:棋楠之香,非三世之德可品。

▲南宋刘松年《秋窗读易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奇香妙用』

明代文震亨言:“香之为用,其利最溥。物外高隐,坐语道德,焚之可以清心悦神……”然沉香之用,却并非只可焚香。沉香,最先为人所识实则是它的药用之效,人称“药用黄金”。

早在梁代陶弘景的《名医别录》中,便有关于沉香药用记载,内云:“沉香、薰陆香、鸡舌香、藿香、詹糖香、枫香并微温。悉治风水毒肿,去恶气。”五代十国时期,人们对于沉香的药用功效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李珣早期《海药本草》中也载:“沉香,味苦,温,无毒。主心腹痛,霍乱,中恶邪,鬼疰,清入神,并宜酒煮服之;煮疮肿宜入膏用”。此后历代遗世医书中,均有对于沉香药用的详述记载,此不赘述。

沉香之用,广博且珍。闲静之时,焚一炉沉香,品一杯香茶,清香入鼻,甜香入口。氤氲烟雾中,偷得浮生半日。

香痴黄庭坚曾诗云:“一炷香烧火冷,半身心老身闲”。且放下心中诸般尘缘,心随香动,享受当下的静谧与安宁。借有相之香,观无相之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gxiangzhia.com/csjg/83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枫香脂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