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石头是地球上的矿物质硬块。它与人类文明进步相伴随。人类从动物中脱颖而出就是从石头开始的。原始人发明的第一件工具就是石具。在中华民族广袤的土地上,人们繁衍生息,孕育了灿烂的华夏传统文化,赏石文化是其中之一。据史料记载,我国赏石文化始于商周,盛于秦汉、唐、宋,并在唐、宋时期传入日本、朝鲜等地,以后逐渐在东南亚及欧美等地流行。中华石文化博大精深,曾经几度灿烂辉煌,影响深远,是文化艺术中的一支奇葩。今天,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时代,赏石文化又迎来了欣欣向荣的春天。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最质朴、最厚重的艺术,往往是不加雕琢的。”奇石是石头中的精华,是不加雕琢的天然艺术品,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造型石如雕塑,图案石如绘画,文字石如书法。奇石具有观赏性,因为它有艺术性,这种艺术性虽然不是人工创造的,但是它与一般艺术品有许多相同之处,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超越一般艺术品的表达效果,其所蕴含的艺术美让艺术家们都自叹不如。欣赏奇石,不但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而且能从中得到启迪和教育。值得庆幸的是美术教科书也引入了有关奇石的内容,如湘版教材小学五年上册有《石头说话》一课,六年上册有《自制盆景》一课。美术教师带学生去参观奇石展,引导学生欣赏奇石,既丰富了美术教学内容,又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学生通过欣赏奇石的活动,或去山川河流中寻觅美石,感受到“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这是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的)指导学生欣赏奇石之美丽,感受天然之艺术,是值得美术老师高度重视的教学内容。一、指导学生观察奇石,不仅用眼,还用要手、耳、鼻,更要用心。用眼睛观察奇石,主要是欣赏奇石的造型、颜色、纹理。感受其大小雄奇之体、瘦透漏皱之秀、五彩缤纷之色、变幻无穷之纹、点线面之协调。
所谓用手观察奇石,是指用手去触摸、把玩,感受奇石的轻或重、燥或润、粗或滑、硬或软等特点。
所谓用耳观察奇石,是指用耳朵去听,感受各种奇石不同声音之美。直接用手(或用木棒)轻敲奇石,不同种类的奇石发出不同的声音,例如:灵璧石声如青铜;英石声如金玉;柳州的青铜石有“嗡嗡”之声,像敲击青铜器发出的袅袅余音。
所谓用鼻观察奇石,就是用鼻子闻,感受某些奇石的味道。当然,不是所有的石头都有明显的气味,只有对那些味道明显的奇石才用鼻子闻。有些矿物晶体拥有自身特殊的气味。广西有一种香石,远在30米外就能闻到浓郁香气。
所谓用心观察奇石,就是用心去思考、想象、感悟,领会奇石的文化艺术韵味。欣赏奇石,要运用美学、地质学及国画、书法、诗词歌赋等方面的知识,才能品出更多感受。如果能把奇石看作情感交流的对象,赋石以灵性,视为挚友、寄托情怀,达到人石相融、天人合一,就是更高的品石境界。
二、从色彩、造型、图纹等方面欣赏奇石之美。(一)欣赏奇石之色彩美奇石的颜色是丰富多彩的。鸡血石是红色的,孔雀石是绿色的,黄蜡石是黄色的------这些都是同一种石同一种颜色。然而,更多的是以下三种情况:1、同一方奇石具有多种色彩。例如:同一方雨花石,有时会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俱全,比彩虹还要美丽;有些巴西玛瑙石,用手电筒照着看,里面简直就是一个奇妙的色彩世界或世外桃源,美不胜收。2、同一种奇石具有不同的颜色。例如:同是水晶石,有无色透明的,有乳白色的,有紫色的,有红色的,有黄色的,有绿色的,有褐色的,还有黑色的。3、同一方奇石在不同光源下呈现不同颜色。有一种变石,白天(在日光下)是翠绿色的,晚上(在白炽灯、管下)却是紫红色的。通过欣赏奇石丰富的色彩,了解到石头之颜色远比颜料盒里多,感受大自然画笔之奇妙,加深对色彩的认识,对绘画也有启迪作用。(二)欣赏奇石之造型美欣赏奇特的造型石,就是欣赏天然的雕塑艺术品,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型石以体现雕塑艺术感为主的奇石,包括以山水为主的景观石,以拟人状物为主的具象石,以艺术造型为主的抽象石,以瘦、皱、漏、透为主要的传统奇石。它具有立体形态美,大多是在各种外力地质作用下形成的。由于产出地背景的不同,造型石往往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有的是以奇形怪状、瘦峭玲珑的形体展示美感;有的是以浑圆古朴、粗犷憨实的形体展示美感;有的是以状物象形、惟妙惟肖而展示美感。(三)欣赏奇石之图纹美欣赏图纹石,就是欣赏天然的图画,感受大自然画笔之神奇。图纹石是以体现绘画艺术感为主的奇石。由于岩石中色彩变化而形成动植物、自然景观及人、物图案的奇石。它具有清晰、美丽的各种纹理、层理、斑块等特征。三、按不同的种类、不同特征欣赏奇石之美。奇石种类繁多,各地所产的奇石都有各自明显的特征,因此,可以引导学生按不同的种类、不同特征欣赏奇石之美。下面以几个著名的石种说说。(一)欣赏英石(英德石)皱、瘦、漏、透之美。英石是石灰岩经内部碳酸钙分化和外部风化、溶蚀等自然力作用而成的奇石。英石通常分为阳石、阴石两大类。阳石露于天,阴石藏于土。阳石质地坚硬,或雄奇险峻,或嶙峋陡峭,或层层叠叠;阴石质地稍为柔软,或玲珑宛转,或柔美俏丽。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喜欢欣赏英石,颇有感受,于是精辟地总结出英石“皱、瘦、漏、透”的四大特点。皱指表面纹路及表皮的折皱变化;瘦指竖型长条或横型长条;漏指竖着的洞孔或缝隙;透指横着的洞孔或缝隙。阴石侧重“漏、透”。阳石侧重“皱、瘦”。清代名人陈洪范也喜欢英石,曾赋《英石诗》。此诗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他对英石的独特感受:“问君何事眉头皱,独立不嫌形影瘦。非玉非金音韵清,不雕不刻胸怀透。甘心埋没苦终身,盛世搜罗谁肯漏。幸得硁硁磨不磷,于今颖脱出诸袖。”(二)欣赏玛瑙石晶莹剔透、色彩斑斓之美。玛瑙是火山喷发过程中生成的矿物,石英质。其颜色是微量金属或着色矿物所至,形状多与生成空间有关,经风沙凌砺,石面光润,有鲜明的通透感。色彩极为丰富,黄、白、红、赭、兰、紫、灰各显其美,流光溢彩、斑斓纷呈。有的玛瑙上共生着鲜红的碧玉,或在乳白色的玛瑙上生着黑色的碧玉,或在红色碧玉上共生着蓝色的玛瑙块,使人惊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世界上出产玛瑙石的国家和地区有很多,各地的玛瑙各具特色,就拿我国部分地方的来说吧。产于西藏喜马拉雅山脉的玛瑙石,石质地坚实细腻,晶莹剔透;色彩斑斓,饱满光亮;纹路清晰,多有天然图案。产于西藏山南地区的天然水草玛瑙,色泽鲜艳,美丽典雅,里面有水草絮状物。
产于辽宁省阜新市的玛瑙石,石质地细腻,色泽光艳缤纷,纹理瑰丽,晶莹剔透,天然丽质。阜新市玛瑙石储藏量大,品种繁多。主要品种依颜色分有:红玛瑙,白玛瑙,灰玛瑙,黑玛瑙,绿玛瑙等,按条纹和包裹体分类有:截子玛瑙,黑白相间的层状玛瑙;缠丝玛瑙,纹带细密似蚕丝一样层层缠绕;苔鲜玛瑙,含绿泥石包体的玛瑙;树枝玛瑙,由铁锰氧化物生成的柏枝状图案;水胆玛瑙,中心空洞中含有水液。产于宁夏沙漠中的玛瑙石,晶莹剔透,色泽艳丽,富贵华丽,造型精巧、浑然天成,有的状如积聚在一起的葡萄或珍珠。(三)欣赏乌江石素雅清丽之美。乌江,是长江的支流,发源于贵州西部,在重庆市涪陵汇入长江,成就了乌江石。乌江石主要有水墨石、山墨石、砍纹石、景观石、象形石、文字石、花斑石、网纹石等。乌江石轮郭线简洁、婉转、圆顺、柔和、流畅;其面光洁、细腻。乌江石面表现着三种主色调:绿、黄、白。绿是乌江石的母色,有草绿和墨绿、灰绿之分。草绿鲜嫩清丽,欣欣向荣,显示着蓬勃的朝气;墨绿沉静厚重,可以平定观赏者浮躁的情绪;灰绿平淡素雅却不晦涩。黄是乌江石中的巧色,有古铜黄、金黄和鹅黄之分。古铜黄深沉古老,包浆厚重,充满古韵;金黄灿烂而鲜艳,明度很高,尤其是在绿色上特别耀眼。鹅黄温婉清丽,如江南少女娇艳的面容。白是一种瓷白,不仅玉透晶莹,而且在细腻的石肤上,常常伴有纵横交错的冰裂纹线,透着淡淡的瓷韵。乌江石,以其细腻光润的质地、艳丽丰富的色彩、绮丽明晰的画面、千姿百态的造型,展示出别样的风采和独特的魅力。欣赏赏乌江奇石给人无穷无尽的审美享受。神工造化让人有拍案叫绝之惊;抽象朦胧让人遐思幻想;如山似水将人带进诗情画意之中;田园风光让人生产生归隐之心……其迷人之魅力不可尽言。总之,引导学生欣赏奇石之美丽,不但丰富了美术教学内容,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不但提高了审美水平,而且丰富了自然知识;不但欣赏了天然艺术,而且增强了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2010年11月(本文是作者曾兼任美术老师时所写的一篇美术论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gxiangzhia.com/csjg/9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