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息香是波斯语mukul和阿拉伯语aflatoon的汉译,原产于中亚古安息国、龟兹国、漕国、阿拉伯半岛及伊朗高原,唐宋时因以旧名。《酉阳杂俎》载安息香出波斯国,作药材用。《新修本草》曰:“安息香,味辛,香、平、无毒。主心腹恶气鬼。西戎似松脂,黄黑各为块,新者亦柔韧”。
别名:白花榔、拙贝罗香
性味:辛、苦,平。
归经:归心、脾经。
分类:开窍药;行气药。
安息香的作用主治:中风痰厥、产后血晕,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0.6~1.5g,多入丸散用。
临床应用:用于中枢兴奋,其作用大致与麝香、苏合香相同,且常同用。三香比较,三者都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治疗中风不省人事,但麝香兼有消肿祛痈作用,可治疗痈疽和跌打损伤,苏合香则以治中风痰厥为特长;安息香则兼能活气血,治心腹疼痛。
民间用药:⑴突然心痛。或时发时止。有安息香研为末,开水送服半钱。
⑵小儿肚痛。用安息香酒蒸成膏,另用沉香、木香、丁香、霍香、八角茴香各三钱,香附子、缩砂仁、炙甘草各五钱,共研为末,以膏和炼蜜调各药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丸,紫苏汤化下。此方名“安息香丸”。
⑶关节风痛。用精猪肉四两,切片,裹安息香二两,另以瓶装一层灰。药放灰上,在大火上(火与瓶之间隔一铜板)烧出烟,即将瓶口对痛处熏治,勿令烟散走。
⑷祛痰,该品可刺激呼吸道粘膜,使其分泌增加,稀释痰液,促进痰液的排出,而达到祛痰的目的。安息香的酊剂为刺激性祛痰药,
⑸置于热水中吸入其蒸气,则能直接刺激呼吸道粘膜而增加其分泌;可用于支气管炎以促进痰液排出。吸入时应避免蒸气的浓度过高而刺激眼、鼻、喉等。
⑹防腐,此外尚有防腐作用。它还可外用作局部防腐剂。
注意事项:阴虚火旺者慎服。《本经逢原》:凡气虚少食,阴虚多火者禁用。
长按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gxiangzhia.com/cwgj/8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