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大肠合谷强,胃经疼痛取冲阳。
太阳小肠原腕骨,膀胱原穴京骨上。
三焦阳池胆丘墟,肺觅太渊脾太白。
心包疾发大陵治,肝原太冲按摩良。
少阳心经神门在,肾寻太溪是良方。
督脉无原求百会,任脉膻中乳中央。
以上为指压治疗十四经脉伤痛,久年内伤。艾灸以上穴位或每穴指压5-10分钟,用按、揉二法由轻至重。穴位小者如大陵穴,则用指尖掐揉之,更以指爪压之妙。
所取各穴部位,见下文一一说明
各原穴功能
一、太渊
位置: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局部解剖:有桡动、静脉。分布着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胸痛,心悸,腕臂痛。现多用于治疗感冒咳嗽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结核心绞痛肋间神经痛无脉症腕关节疼痛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配伍:配列缺、孔最,有疏风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胸背痛。
配内关、冲阳、三阴交,有益心通阳,祛瘀通脉的作用,主治无脉症。
文献摘要:《千金方》:唾血振寒嗌干,太渊主之。《玉龙赋》:咳嗽风痰,太渊、列缺宜刺。《金鉴》:主治牙齿疼痛,手腕无力疼痛及咳嗽风痰,偏正头痛等症。
二、合谷
位置: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局部解剖:有手背静脉网。分布着桡神经浅支。
主治:头痛,颈项痛,目赤肿痛,鼻衄,鼻塞,鼻渊,齿痛,耳聋,面肿,咽喉肿痛,痄腮,牙关紧闭,口眼歪斜,热病无汗,多汗,腹痛,痢疾,便秘,闭经,滞产,小儿惊风,上肢疼痛,痿痹。现多用于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电光性眼炎,近视眼,腮腺炎,扁桃体炎,舌炎,牙龈炎,牙痛,流行性感冒,高血压,皮肤瘙痒,荨麻疹等。
配伍:配颊车、迎香,有通经活络止痛作用,主治牙痛,面痛,面瘫。有疏风解表,宣肺利窍作用,主治感冒,头痛,发热,鼻塞。配列缺,为原络配穴法。
配太冲,称四关穴,有镇静安神,平肝熄风作用,主治癫狂,头痛,眩晕,高血压。
配风池、大椎,有清热凉血,截疟作用,主治皮肤瘙痒,荨麻疹,疔疮,疟疾。配三阴交,有调经活血催产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滞产。
三、冲阳
位置:在足背最高处,当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
局部解剖:有足背动、静脉及足背静脉网。分布着腓浅神经的足背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腓深神经。
主治:上齿痛,足背红肿,口眼歪斜,足痿。现多用于齿龈炎,癫痫,脉管炎等。
配伍:配足三里、仆参、飞扬、复溜、完骨,有补益气血,润养经筋的作用,主治足痿失履不收。
配丰隆,有豁痰宁神的作用,主治狂妄行走,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文献摘要:《素问》:刺跗上,中大脉,出血不止,死。《甲乙经》:善啮颊齿唇,热病汗不出,口中热痛;胃脘痛,时寒热。《铜人》:偏风口眼喎斜,肘肿。
四、太白
位置: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一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局部解剖: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跗内侧动脉的分支。分布着隐神经与腓浅神经的分支。
主治:胃痛,腹胀,便秘,痢疾,吐泻,肠鸣,身重,脚气。现多用于急、慢性胃炎,急性胃肠炎,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胃痉挛等。
配伍:配公孙、大肠俞、三焦俞,有清利湿热的作用,主治肠鸣,腹泻。
配复溜、足三里,有和胃调中的作用,主治腹胀。
文献摘要:《甲乙经》:热病,满闷不得卧,太白主之;胸胁胀,肠鸣切痛,太白主之;身重骨痠,不相知,太白主之。《千金方》:头痛寒热,汗出不恶寒;膝股肿,痠转筋。《金鉴》:太白、丰隆二穴,应刺之症,即身重,倦怠,面黄,舌强而疼,腹满时时作痛,或吐或泄,善饥不欲食,皆脾胃经病也。
研究进展:胎位不正对胎位异常者,艾灸太白可使腹部松弛,胎动活跃,有较好的转胎效果。小儿腹泻配丰隆,每穴艾灸10分钟,经治疗后大便转为正常。
五、神门
位置: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局部解剖:血管、神经分布同灵道。
主治:心痛,心烦,怔忡,惊悸,健忘,不寐,癫狂,痫症,痴呆,胁痛,掌中热,目黄。现多用于无脉症,神经衰弱,心绞痛,癔病,舌骨肌麻痹,产后失血,淋巴腺炎,扁桃体炎等。
配伍:配支正为原络配穴法,有益气,养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心神失养,健忘失眠,无脉症。
配大椎、丰隆,有醒脑安神,豁痰开窍的作用,主治癫狂,痫证。配关元、中极,有安神益肾的作用,主治遗溺,遗精。配膈俞、血海,有活血止血的作用,主治呕血、吐血、便血。
文献摘要:《甲乙经》:遗尿,关门及神门、委中主之。《铜人》:治疟心烦。《大成》:主心性痴呆,健忘。
六、腕骨
位置:在手掌尺侧,当第五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
局部解剖:有腕背侧动脉(尺动脉),手背静脉网。分布着尺神经手背支。
主治:热病无汗,头痛,项强,指挛腕痛,黄疸。现多用于口腔炎,糖尿病等。
配伍:配通里,为原络配穴法,有清热安神定惊的作用,主治高热,惊风。
配太冲、阳陵泉,有清肝利胆的作用,主治黄疸,胁痛,胆囊炎。
配足三里、三阴交,有健脾滋阴增液的作用,主治消渴。
文献摘要:《甲乙经》:消渴,腕骨主之。《大成》:主头痛,惊风。《金鉴》:主治臂腕五指疼痛。
研究进展:腰痛配下巨虚,用导气手法,患者腰部有热感时出针。增加肠蠕动,针刺腕骨穴可使不蠕动或蠕动减弱的结肠下部及直肠的蠕动增强。
七、京骨
位置:在足外侧,第五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局部解剖:血管、神经分布同金门。
主治:头痛,项强,腰腿痛,痫证。现多用于小儿惊风,神经性头痛等。
配伍:配风池、天柱,有祛风舒筋止痛的作用,主治头痛,项强。
文献摘要:《甲乙经》:癫疾,狂妄行,振寒。《圣惠方》:善惊悸,不欲食,腿膝胫痿。《循经》:寒湿脚气,两足燥裂,或湿痒生疮。
八、太溪
位置: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局部解剖:前方有胫后动、静脉。分布着小腿内侧皮神经,当胫神经经过处。
主治:咽喉干痛,齿痛,耳聋,耳鸣,头晕,咳血,气喘,消渴,月经不调,不寐,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现多用于支气管哮喘,肾炎,膀胱炎,慢性喉炎,神经衰弱,贫血,下肢瘫痪等。
配伍:配少泽,有滋肾阴,清虚热的作用,主治咽喉炎,齿痛。
配飞扬,为原络配穴法,有滋阴补肾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
配肾俞、志室,有温肾壮阳的作用,主治遗精。阳痿,肾虚腰痛。
文献摘要:《甲乙经》:热病烦心,足寒清,多汗。《大成》:主久疟咳逆,心痛如锥刺,心脉沉,手足寒至节。《金鉴》:消渴,房劳,妇人水蛊,胸胁胀满。
研究进展:喉痹以太溪为主,治疗阴虚咽喉肿痛,效果良好。肾绞痛据报道刺双侧太溪,以患者有发麻发胀感向足跟部放射为度,治疗23例,经针1~3次,疼痛基本消失18例。对肾功能影响据报道针刺太溪、列缺等穴,可使肾泌尿功能增强,酚红排出量增高,尿蛋白减少,对高血压患者有降压作用,这种效应维持约2~3小时,个别可达数日,浮肿亦减轻,对肾炎患者有一定治疗效果。
九、大陵
位置:在腕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局部解剖:有腕掌侧动、静脉网。深层为正中神经本干。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癫狂,痫症,胸闷,胁痛,惊悸,失眠,烦躁,口臭。现多用于心动过速,胃炎,扁桃腺炎,精神分裂症,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配伍:配神门、列缺,有舒畅经筋,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腕下垂。
配心俞、膈俞,有通心络,祛瘀血的作用,主治心血瘀阻之心悸。
配丰隆、太冲,有疏肝理气,化痰醒脑的作用,主治气郁痰结型之癫狂。
文献摘要:《甲乙经》:两手挛不收伸,及腋偏枯不仁,手瘈偏小筋急,大陵主之。《千金方》:主目赤,小便如血。《铜人》:治热病汗不出,臂挛腋肿,善笑不休,心悬善饥,喜悲泣惊恐。《大成》:短气,大陵、尺泽。
研究进展:手痉挛针刺大陵穴,有针感后,不移动针尖,在原处提插,以加强针感。跟骨骨刺针刺大陵穴,边行针,边震跺患侧足跟,手法不宜太重。调整心功能针刺大陵、神门等,对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多数情况下心冲击图的收缩波增强,经X线示波摄影,针刺前表现为左心室与主动脉峰减低变形,收缩性弯曲变斜和舒张期隆起减弱等。针刺后,左心峰增大,收缩性偏斜减弱,舒张期隆起也加大,说明针后心肌收缩加强,心脏功能改善。另有针刺大陵穴,对部分癫痫大发作患者的脑电图,有使之规则化的倾向。
十、阳池
位置: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局部解剖:有腕背静脉网,腕背动脉。分布着尺神经手背支及前臂背侧皮神经末支。
主治:肩臂痛,腕痛,疟疾,耳聋,消渴。现多用于腕关节炎,风湿热,糖尿病等。
配伍:配外关、曲池,有行气活血,舒筋通络的作用,主治前臂肌痉挛或麻痹。
配少商、廉泉,有清热通络利咽的作用,主治咽喉肿痛。
配脾俞、太溪,有疏调三焦,养阴润燥的作用,主治糖尿病。
文献摘要:《甲乙经》:肩痛不能自举,汗不出颈痛,阳池主之。《外台》:治寒热痎疟,肩痛不能自举,汗不出,颈肿。《图翼》:主治消渴口干烦闷,寒热疟,或因折伤,手腕提物不得,臂不能举。
十一、丘墟
位置:在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局部解剖:有外踝前动脉分支。分布着足背中间皮神经分支及腓浅神经分支。
主治: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呕吐,嗳酸,下肢痿痹,外踝肿痛,疟疾。现多用于胆囊炎等。
配伍:配风池、太冲,有清肝明目的作用,主治目赤肿痛。
配昆仑、申脉,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外踝肿痛。
配阳陵泉、期门,有疏肝利胆的作用,主治胆囊炎。
文献摘要:《甲乙经》:目视不明,振寒,目翳,瞳子不见,腰两胁痛,脚酸转筋,丘墟主之。《千金方》:主胸痛如刺。主脚急肿痛,战掉不能久立。跗筋脚挛。《大成》:胁痛,针丘墟、中渎。《图翼》:主治胸胁满痛不得息,寒热,目生翳膜,颈肿,久疟振寒,痿厥,腰腿痠痛。髀枢中痛,转筋足胫偏细,小腹坚卒疝。
十二、太冲
位置:在足背侧,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局部解剖:有足背静脉网,第一跖骨背动脉。分布着腓深神经的分支。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目赤肿痛,郁证,小儿惊风,口喎,胁痛,崩漏,疝气,小便不利,痫证,内踝前缘痛。现多用于高血压,尿路感染,乳腺炎,精神分裂症等。
配伍:配合谷,称为四关穴,有镇静安神,平肝熄风的作用,主治头痛,眩晕小儿惊风,高血压。
配足三里、中封,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行步艰难。
配气海、急脉,有疏肝理气的作用,主治疝气。
文献摘要:《甲乙经》:痉互引善惊,太冲主之。《千金方》:主黄疸,热中喜渴。《铜人》:治胸胁支满,足寒大便难,呕血,女子漏血不止,小儿卒疝呕逆。《大成》:女人漏下不止,太冲、三阴交。《金鉴》:主治急慢惊风,羊痫风证,及咽喉疼痛,心胸胀满,寒湿脚气,行痛步难,小腹疝气,偏坠疼痛,两目昏暗等证。
为了弘扬祖国的中医文化,培养更多的中医技术人才,同时推广中医绿色疗法,以实战出发,培养绝技人才,提高国民健康,服务更多的患者。为此,医院特举办{陆氏九龙正骨}临床实用推广班。
医院院长
陆玉贵简介
陆氏正骨术创始人:医院院长;此院被中国医药协会命名为《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特色医疗实践教学示范基地》;世界中医药协会国际基层名中医专家委员会特邀专家;获世界中医药协会国际基层名中医专家委员会“传承导师”荣誉称号;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特色医疗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全国多家机构聘为首席专家;原国防大学中医门诊特聘专家。
资质证书
荣誉
陆氏正骨技能操作过程的书面介绍
一.摸骨诊断,找出病灶
针对不同患者,通过看诊,在脊柱上摸骨诊断,检查椎体的突出点和/方向,摸清是否有旋转移位,找出症结。
二.陆氏正骨手法
1.治疗颈椎:针对不同角度的症状,分别有八个角度,七个椎体。通过运用不同角度手法把错位的,通过肌肉牵拉将椎体复正,瞬间的复位,使患者迅速解除临床症状。
2.对胸椎的治疗:有前后.左.右.上.下.左旋.右旋等八个方向,十二个椎体的多种手法进行整复,以达到最佳效果。
4.对腰椎的治疗:针对不同症状,分别用对症手法。
5.对骶髂的治疗:有前压揉和后压揉等多种手法。
6.对脊柱侧弯的治疗:用悬疑.立牵等手法。自创了:床单复位法;拥抱复位法;琴弦复位法;双臂冲压法等。
三.针对不同群体的患者
(南北方)的区别,在正骨后的同时,对淤积特别的患者,还要提供祖传外用药泡药浴,如:红花,使骨骼组织机体会快速得到化解淤血,活血,消肿的疗效。经络梳理,穴位点压,筋结拨动,等诸多手法,充分体现正骨手法的精确度和速效度。
手法特点
1、陆氏九龙正骨术是全传承式的祖传正骨手法。
2、陆氏九龙正骨术手法轻柔无痛,效果奇特。其疗效安全、无任何副作用。 3、时间短、功能恢复快,患者有立竿见影之感。 4、实用性强,摸骨诊断准确无误,复位瞬间完成。 5、陆氏九龙正骨术在脊柱侧弯治疗手法疗效显著,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手法体系。 6、无痛、安全,医患合一,效果快。
陆氏一:颈椎病分析
颈椎1-2椎:头痛、头晕、头昏,耳鸣,
颈椎2-3椎:头昏、咽部不适、后背酸胀
颈椎3-4椎:颈部疼痛、肩胛骨酸胀、肩关节障碍,斜颈,双手麻木,牙痛。
颈椎4-5椎:手指麻木,颈性瘫痪,心绞痛,心律不齐
颈椎5-6椎:颈、肩、上肢酸痛、拇指、食指、中指麻木,上肢外侧麻木,
颈椎6-7椎:颈、肩、上肢酸痛。
陆氏二:骨诊病源歌
颈椎----四牙三耳二睡眠,眼睛突变二造成,偏头疼痛也是它,四连肝胆俞在颈,触觉不灵在颈五,肩周痛来找六七,负重不一是胸四,三处管定上肢病
胸椎----咽喉肿痛胸二三,耸肩仰头后背疼,感冒咳嗽甲亢肿,失言难咽它造成,胸五主肺六主心,七为心包八管胃,九主肝胆十主脾,小肠大肠往下推,气短憋闷胸五椎,咳嗽感冒源在肺,虽是单行也成祸,五脏华盖扰脾胃。咳嗽原因见五项,张嘴短急气管伤,脾涎肺脓心出血,肾咳空空在晚上。胸六椎是心之根,血压增高要加肾,血质狼疮是其一,癔病抽风头汗因。胸七本来主心包,心悸血压往低跑,加上小肠低血糖,头晕缺血是根苗。
腰椎----腰二里急鸡鸣泻,消渴之源腿易肿,血压变化必参与,结石无它难形成,腰三酸软眩晕症,耳鸣脑涨听不清,站起身来天地转,睁眼看事更不行。阳痿早泄性无能,妇女瘀血肚子疼,传宗接代有障碍,胃里反酸秃头顶。腰四疼痛膝变形,肌肉萎缩单侧重,走路变形罗圈腿,骨桥形成难矫正。腰五坐走蹲起难,髋轴变形生炎症,上楼难把台阶迈,天气变化更严重。
骶尾椎----站走不成蹲着行,咳嗽翻身更加痛,腿长粗细不一样,骨盆不正摔造成。连接全靠四个一,各司其职更甭提,临到未了尾主足,脊柱一串是枢机。
骨骼弯曲和偏位示意图
这是一名二十三岁的小女孩,脊柱侧弯严重,遍访名医,束手无策,经过治疗前后对比图
图上患者今年十三岁,脊椎侧弯,第一次经过五天治疗已经明显好转
桃李满天下(之河北站)
参加活动
陶行知基金会的会长和秘书长和陆玉贵合影
9月16日-----9月18日(学习3天)9月15日报道
本期学习班理论加实操,学期3天,原价元,本期特价推广元
联系人:杨老师(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gxiangzhia.com/sjfb/5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