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阳地处榕江中游平原,三面环山,四水归汇,素有“盘底珠”之称。明万历三年()始设为普宁县县治,历经明、清和民国时期共年。
是日天朗气清,东风送爽,与侃侃、之之同游石蛤山,一览洪阳全景。
山不在高,胜在秀丽。坡度缓慢,杂木遍生,间以巨石,玲珑可爱。
远处山峰上有一巨石,形如蛤蟆蹲坐,人称石蛤,故山名石蛤山。
低矮的群山环绕。
左上方是马湖村,前方是宝镜院村。
俯瞰宝镜院村。
远眺普宁镇山——铁山。由近及远,依次是宝镜院村、厚田村、古份村。
俯瞰宝镜院村,传统的潮汕民居形成了很有秩序的建筑群。而新建的楼房就显得有点凌乱,把村落切割得零零散散。
远眺洪阳城,笼罩在雾霾之中,不甚清晰。
大地如水,而山峦就是它泛起的波澜。
日落洪阳城方向,山峦环绕,薄暮冥冥。
石蛤山,山势都是比较平缓。
远眺广太镇方向。
普宁古八景之一——培风宝塔,因地处乌黎,又称乌黎塔。清乾隆七年(年)建。塔通高36米,七层,平面八角形,是用三合土筑成的风水塔。
薄暮冥冥。
日落洪阳城。
山坡上,偶遇本地很常见的种植花卉——龙船花。
龙船花(IxorachinensisLam.),茜草科龙船花属,灌木。生于山坡灌丛中。花期5—7月。
花可入药,性凉、味甘、辛,清肝、活血、止痛。
主治:高血压、月经不调、筋骨折伤、疮疡等。
玉叶金花(MussaendaPubescensAit.f.),茜草科玉叶金花属,攀援灌木。生于丘陵山坡、灌丛、林缘、沟谷、山野、路旁。花期6—7月。
茎、叶可入药,性凉、味甘,清热解毒、去湿、止咳、止渴。
主治:风湿骨痛、咽喉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等。也可作凉茶配料,预防感冒、中暑等。
外用主治:皮肤疮疥溃烂等。
漆树已经结果了。
漆(Toxicodendronvernicifluum(Stokes)F.A.Barkl.),漆树科漆属,落叶乔木。生于海拔—米的林中。花期5—6月,果期7—10月。
叶可入药,有小毒,性温、味辛,散瘀、消肿、解漆毒。
主治:紫云疯、外伤出血、疮疡溃烂、中漆毒等。
本地剧毒的羊角拗也开了花。飘逸、美丽的花儿,却通身都是毒。
羊角拗(Strophanthusdivaricatus(Lour.)Hook.etArn.),夹竹桃科羊角拗属,灌木。生于丘陵山地、路旁疏林中或山坡灌丛中。花期3—7月,果期6—翌年2月。
根、茎、叶均可入药,性寒、味苦,有大毒,祛风湿、通经络、解疮毒、杀虫。
主治:风湿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痈疮等,只可外用。
鸡眼藤(Morindaparvifolia),茜草科巴戟天属,藤本。生于阳光充足、腐殖质丰富的灌丛中。花期4—6月,果期7—8月。
根、茎可入药,性凉、味甘,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祛风化湿。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大便秘结、腰肌劳损等。
开花结果中的黑面神。
黑面神(Breyniafruticosa(Linn.)Hook.f.),叶下珠科黑面神属,灌木。黑面神的叶子在生时是暗绿色,干后就变成黑色,故称。生于山坡、平地旷野灌木丛中或林缘。花期4—9月,果期5—12月。
根、叶均可入药,有小毒,性凉、味微苦,清热祛湿、活血解毒。
主治:腹痛吐泻、湿疹、缠腰火丹、皮炎、漆疮、风湿痹痛、产后乳汁不通、阴痒等。
春天本地最常见的开花植物之一——石斑木,在这里也不会缺席。
石斑木(Rhaphiolepisindica(L.)Lindl.exKer),又名春花木,蔷薇科石斑木属,常绿灌木。生于海拔—米的山坡、路边或溪边灌木林中。花期4月,果期7—8月。
根可入药,性寒、味微苦、涩,去腐消炎。
主治:溃疡红肿、刀伤等。
果可食。
秤星树,枝条的表皮星星点点,颇似秤杆上的秤星。也叫岗梅,王老吉凉茶的重要原料之一,近年来因为凉茶热卖,野生的秤星树被挖得数量急剧减少了。
秤星树,花单性,白色,雌雄异株,雌花单生于叶腋。
秤星树(Ilexasprella(Hook.etArn.)Champ.exBenth.),冬青科冬青属,灌木。生于海拔—米的山地疏林中或路旁灌丛中。花期3月,果期4—6月。
根可入药,性寒、味苦、甘,清热生津、活血解毒。
主治:感冒、头痛眩晕、热病燥渴、痧气、热泻、肺痈、咳血、喉痛、痔血、淋病、痈毒、跌打损伤等。
一树栀子开,满山幽香来。
栀子(GardeniajasminoidesEllis),茜草科栀子属,常绿灌木。生于海拔10—0米的旷野、丘陵、山谷、山坡、溪边的灌丛或林中。花期3—7月,果期5—翌年3月。
果可入药,性寒、味苦,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主治: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等。
盐肤木的叶子很好认。
盐肤木(RhuschinensisMill.),漆树科盐肤木属,灌木。生于海拔—米的向阳山坡、沟谷、溪边的疏林或灌丛中。花期8—9月,果期10月。
树叶所生成的虫瘿可入药(药名“五倍子”),性寒、味酸、涩,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
主治:肺虚久咳、久泻久痢、便血日久等。
外用主治:创伤出血等。
嫩茎叶可作为野生蔬菜食用,又为山区群众养猪的野生饲料,花是初秋的优质蜜粉源。
潺槁木姜子已经有了花蕾。
潺槁木姜子(Litseaglutinosa(Lour.)C.B.Rob.),樟科木姜子属,乔木。生于海拔—米的山地林缘、溪旁、疏林或灌丛中。花期5—6月,果期9—10月。
根皮、叶可入药,清湿热、消肿毒。
主治:腹泻等。
外用主治:疮痈等。
山乌桕(Sapiumdiscolor(Champ.exBenth.)Muell.-Arg.),大戟科乌桕属,乔木。生于山谷、山坡混交林中。花期4—6月。
根皮、树皮、叶均可入药,性寒、味苦,泻下逐水、散瘀消肿。
主治: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通等。
叶,外用主治:跌打肿痛、毒蛇咬伤、过敏性皮炎、湿疹、带状疱疹等。
桃金娘(Rhodomyrtustomentosa),桃金娘科桃金娘属,灌木。生于丘陵坡地,为酸性土指示植物。花期4—5月。
果、根、叶均可入药。
果,性平、味甘、涩,养血止血、涩肠固精。
主治:血虚体弱、吐血、鼻衄、劳伤咳血、便血、崩漏、遗精、带下、痢疾、脱肛、烫伤、外伤出血等。
根,祛风活络、收敛止泻。
主治:急慢性肠胃炎、胃痛、消化不良、肝炎、痢疾、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功能性子宫出血、脱肛等。外用治烧烫伤等。
叶,收敛止泻、止血。
主治: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痢疾等。外用治外伤出血等。
白背叶(Mallotusapelta(Lour.)Muell.-Arg.),大戟科野桐属,灌木。生于海拔30—米的山坡或山谷灌丛中。花期6—9月,果期8—11月。
根、叶可入药,性平、味微苦、涩。
根,柔肝活血、健脾化湿、收敛固脱。
主治:慢性肝炎、肝脾肿大、子宫脱垂、脱肛、白带、妊娠水肿等。
叶,消炎止血。
主治:中耳炎、疖肿、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等。
山路两边种植了不少的枫香树。
枫香树(LiquidambarformosanaHance),金缕梅科枫香树属,落叶乔木。生于平地、村落附近或低山的次生林。花期3—4月,果期10月。
路路通,枫香树的果序,性平、味苦,祛风除湿、疏肝活络、利水。
枫香脂,性平、味辛、苦,祛风活血、解毒止痛、止血、生肌。
枫香树根,性平、味辛、苦,解毒消肿、祛风止痛。
枫香树皮,性平、味辛,除湿止泻、祛风止痒。
枫香树叶,性平、味辛、苦,行气止痛、解毒、止血。
马缨丹,马鞭草科马缨丹属,蔓性草本。入侵种。
叶及未成熟果实具有毒性,人畜误食会中毒。
了哥王,瑞香科荛花属,灌木。生于海拔0米以下地区的开旷林下或石山上。花果期夏秋间。
全株有毒,可入药。了哥王曾被收录于《中国药典》年版一部,后因该中药存在较强毒副作用,未被再次收载。已有相关毒副反应报道。今后对于其有毒成分及其毒理作用机制,应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为其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往期精彩回顾:
粤东本土水生物及两栖爬行类动物小结
粤东山野兰科植物小结(.46种)
粤东山行之建兰
粤东山行之墨兰
粤东山行之寒兰
粤东黄杨谷
粤东出发——摩旅环游中国全记录
独行摩旅西藏全记录
爱自然,爱生活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gxiangzhia.com/xwgy/4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