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枫香脂 > 枫香脂应用 > 正文 > 正文

义律务实的大烟贩子国家命运middo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31 5:24:24
荨麻疹患者该吃什么 http://www.mymjf.com/dermatologya/dermatologya17/m/3138.html

查理·义律(CharlesElliot),出身英国世袭贵族家庭,年8月15日出生于德意志的德累斯顿,年9月9日卒于英格兰德文郡埃克斯茅斯。

其伯父明托·义律伯爵(即吉尔伯特·艾略特)在至年间曾任印度副王(总督)。

义律家族在英国是个显赫的家族。

早期经历

年,14岁的义律加入英国皇家海军,在印度和牙买加服役;年,晋升少校;年晋升上校,同年以半薪退役。

退役后的义律进入英国陆军及殖民地部。—年,义律任英属圭亚那政务院成员,负责当地奴隶的管理。

年8月23日,英国公布废奴法案。义律奉调回国,参与了废奴文件的起草。

年6月17日,英国上院一致通过了废除东印度公司贸易垄断权的提案。不久,《中国与印度贸易管理法》公布:“现由英国东印度公司保持的有关与中国贸易和茶叶贸易的垄断权,年4月22日以后应予停止,对华贸易与茶叶贸易应向所有的英国臣民开放。”至此,东印度公司维持了多年的对华贸易垄断权结束。

同年,英国政府派遣律劳卑为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作为主要随从来华,任船务总管,管理虎门内有关英国船只与水手事务。

律劳卑

不久后,律劳卑病逝于澳门,原第二监督德庇时接任,义律任监督处秘书。德庇时离任回国后,又由罗宾臣继任第一商务监督,义律一开始任第三监督,年升任第二监督。

与律劳卑、德庇时和罗宾臣不同,义律认为,商务监督并没有携带英国政府的国书,并不是英国政府的正式代表。所以,商务监督应该坚持东印度公司以往与广东官府交往的方式,有些类似于“朝贡模式”,没有必要纠结于“有辱国格”的问题。

义律认为,必须打破僵局,与广东地方官府形成正常且通畅的交往。

年,义律与罗宾臣的矛盾尖锐化。时任英国外交大臣的巴麦尊支持义律,罗宾臣被撤职,义律于6月15日被任命为驻华商务正监督,不再设第二、第三监督。

年12月14日,义律接到任命通知,当天宣布就职。

务实态度打破僵局

律劳卑之所以与广东地方官府的沟通极不顺畅,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他以英国政府正式代表的身份自居,在给广东方面官府的行文中拒绝使用“禀”这种以下对上的方式,而坚持用“书”这种地位平等的方式。

年12月14日,义律宣布就职的当天,即给两广总督邓廷桢写了一封“禀帖”,并在封面上标注了中文“禀”的字样。

邓廷桢

义律在禀帖中称:“英吉利国特命驻粤总管本国在中华贸易各商人等事领义律,敬禀两广总督大人:为由本国接到公书,特陈明事。兹十一月初七日,由本国接准公书,内称特派远职总管英国来粤商贾人梢等因。维思今属本国商船陆续云集,进口省城黄埔等处。聚会之人,不下千百,多有不悉大清法度例禁。况无人主治管束,其情既为如此,诚恐有事。万望大人允许远职早日赴省供职。缘此,特求准示远职与随带各人来省。因请咨会粤海关部,给领红牌,准由内河进居省城。且本国远通大清盛熙之朝,历久平安。远职奉命遵照,专务恒昭和睦,自应悦然推和,尽心竭力,邀求大人眷顾盛意。禀赴两广总督大人台前,恭候崇禧,兴居迪吉。福履靡既矣。道光十六年十一月初七日。”(见佐佐木正哉《鸦片战争前中英交涉文书》)

看到义律的禀帖,邓廷桢当即给予了谨慎但积极的回应:“该夷来察词意恭顺,尚属晓事,一切自能格遵。”但邓廷桢也在禀帖中发现了义律与以往东印度公司的不同:“叙称远职,似系夷目之称,并非大班名目,核与向办不符。”

大班,是指以前东印度公司在华的高级管理人员,他们没有官方身份,仍是商人。

经过邓廷桢一番审慎的调研并请旨。朝廷于道光十七年正月十八(年2月22日)下旨:“谕军机大臣等:据邓廷桢奏称,??咭唎国公司散局以后,大班不来。上年十一月内,该国特派远职来粤,总管本国前来贸易之商贾水手等语。该国来船络绎,自应钤束得人,以期绥静。今该夷既领有公书文凭,派令经管商梢事务,虽与向派大班名目不同,其为钤束则一。著准其依照从前大班来粤章程,至省照料。并饬令粤海关监督,给领红牌进省。以后住澳住省,一切循照旧章,不准逾期逗留,致开盘踞之渐。”(《清宣宗实录》卷)

一直到年3月18日,义律才辗转经过粤海关监督和十三行行商的数道转手得到消息:“钦奉谕旨,准令兄台请领红牌进省”,但“务须照依从前大班来粤章程”。(佐佐木正哉《鸦片战争前中英交涉文书》第94页)

3月21日,义律再次给邓廷桢发出禀帖:“英吉利国特命驻粤总管本国在中华贸易各商人等领事义律,敬禀两广总督大人:敬禀者,兹奉宪命,现已钦奉大皇帝谕旨,饬令给颁红牌,准远职进省照料等谕。远职钦奉,即将随带各员名目开单,送交总商,代为载入红牌。请准随同赴省。自此以后,照依章程,自应钦遵上谕,专心奉行。为此敬禀,赴大人台前,并恭候万福金安。道光十七年二月十五日。”(同上书第95页)

3月29日,义律领到粤海关核发的赴省红牌。

4月12日,义律率领随员到达广州。

义律一直在的禀帖中自称英吉利国“领事”,也得到清朝廷及广东官府的认可。那时,在粤其他各国领事都由商人担任,并没有正式的官员。

义律自称“领事”,但行事与朝廷已经习惯打交道的“大班”貌似一样。这打消了清朝廷和广东官府的疑虑和戒心。

而以往东印度公司的大班在贸易淡季都会从广州回到到澳门居住,义律也遵照了这个传统。

义律以让步换取清朝廷和广东地方官府的让步,他是作为外国官员常驻广州的第一任。此后,中英贸易进入了一段平稳期。

但是,中英贸易中的鸦片输入注定会掀起巨大波澜。

没有“道德洁癖”的务实商人

众所周知,鸦片输入,在那时占据英国对华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年禁烟运动开始前,英国每年向中国输入的鸦片约为4万箱。每箱鸦片的重量,根据产地和品种的不同,大约在—斤之间。

这已经是个很惊人的数字了。

年11月6日,义律在给朋友亨利·泰勒的信中写道:“如果我的私人感情对于公众的、重要的问题无关紧要,那我可以说,没有人比我对于这种强行的贸易(指鸦片)带来的耻辱和罪孽更为憎恶。我看不出它与海盗行为有何不同。作为一名官员,我在我的权力范围内,运用所有合法手段对其长期不予支持,并为此在过去数年内完全牺牲了我在所属社群中的个人舒适。”

但是,自其到中国就职之后,无论身居何位,从没有因为自己这种“高尚”的“私人感情”影响到其“职责”。

义律扮演的,恰恰是一个鸦片生意保护人的角色。

年6月10日,太常寺少卿许乃济上奏:“鸦片烟例禁愈严,流弊愈大。近年以,夷商不敢公然易货,皆用银私售,每岁计耗内地银一千万余两之多。请变通办理,仍准其以货易货。”(《清宣宗实录》卷)

皇帝将许乃济的建议下发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巡抚祁??会商拿出方案。

年8月5日,皇帝下旨:“鸦片烟来自外洋,流传内地,为患甚鉅。前经太常寺少卿许乃济具奏,当降旨着邓廷桢等会同妥议。本日据姚元之奏称,现今银贵钱贱,推其致匮之由,大抵为贩卖鸦片烟土出洋之故。并闻有伍姓洋行,暗与交通,立有照票,包揽买卖等语。着该督等将折内所指各情节,逐款悉心妥议。务当通盘筹画,力塞弊源,毋令奸商骩法营私,于民生国计,两有裨益,方为尽善。”(同上书卷)

许乃济对鸦片弛禁的建议遭到了朝廷的拒绝,严厉的禁烟政策即将出台。

年2月2日,义律给外交大臣巴麦尊写信。他预计,中国的禁烟政策势必将会趋紧,建议利用“短暂而频繁的访问”,“使贸易从目前的实际状况下解脱出来”。其实就是隐含着提出以武力威胁来支持鸦片贸易。

同日,他还给印度总督奥克兰和英国海军舰队司令布莱登写信说:“目前(指鸦片贸易)的停滞将会何等特别地、沉重地影响整个不列颠的对华贸易”。为此,他建议:“英国战船经常而短暂地造访这个锚地(指广州湾),以及口外贸易所及的附近其他地区。”

这已经是赤裸裸的武装贩毒的表述了。

与此同时,广东官府根据朝廷谕令,在年底先后三次发布了驱逐英国鸦片贩子查顿、颠地和打打披的命令。

义律在此期间亲自指挥了这些鸦片贩子的一系列反制动作,并与广东官府反复周旋,完全暴露了其鸦片贸易保护人的本质。

自作主张,占领香港

中英关系破裂,战争爆发,以及义律本人在其间扮演的角色,咱们在第一个分专题《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已经有过简单讲述。本文篇幅有限,就不赘述了,而是更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gxiangzhia.com/yfyl/6246.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枫香脂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