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拉肚子,你可能不以为然,觉得这是吃坏东西引起的小毛病,而且经常在夏季发作。
实际上,腹泻也会在秋冬频繁光临,有的甚至可能是癌的前兆。
人越胖,可能越容易拉肚子
研究团队根据《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的相关数据,对美国成年人体重指数与排便习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人员将名20岁以上成年参试者,按照体重指数(BMI)高低分成了5组:
体重不足(BMI18.5)
体重正常(BMI在18.5~24.9)
超重(BMI在25.0~29.9)
肥胖(BMI在30~34.9)
严重肥胖(BMI35)
10~12月,腹泻高峰期
堵塞血管
腹泻时会丧失大量水分,使人体处于脱水状态,导致血容量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形成血栓并堵塞血管。
心律紊乱
造成钠、钾、钙、镁等矿物质元素的流失,导致心律紊乱,这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非常危险。
低血糖
导致人体内的血糖降低,老人很容易因此出现疲累、出汗、心悸、面色苍白及晕厥等一系列低血糖症状。
儿童
儿童秋季腹泻通常是病毒感染性肠炎,病毒类型有多种,通常以6个月到3岁的幼儿为主。
4种腹泻可能是癌症信号
虽然腹泻在生活中很常见,但出现以下情况时,很可能是某些癌症的报警信号,一定要尽早就医。
肠癌
晨起腹泻或腹泻、便秘交替
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发生改变,是早期发现直结肠癌的重要指标。
40岁上的中年人,或患有慢性消化道溃疡的人更要留意,及时做胃镜等排查。
肝癌
腹泻伴上腹部痛
有资料表明,50%左右的原发性肝癌在确诊前有腹泻的表现,每天2~20次不等,是由肿瘤引起消化吸收或分泌功能紊乱所致。
胰腺癌
长期慢性腹泻
由于胰腺被胃和横结肠所遮盖,普通检查难以发现,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很低。胰腺分泌液不足,部分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患者会出现腹泻。
5个误区,腹泻越治越重
对于腹泻,有的人习惯用土办法治疗或有着错误的认知,这些误区可能让症状越来越严重。
1.一腹泻就打吊针或消炎
如果排除了肠道器质性改变,腹泻最常见的原因是慢性结肠炎,临床以长期和反复腹泻或便溏为主。
临床上,有明确诱发原因的急性腹泻,才可以根据情况短时间适当使用抗生素,对于慢性结肠炎,完全不需要抗生素。
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不仅起不到止泻作用,还会加重腹泻。从中医角度讲,慢性腹泻多虚寒,抗生素都是苦寒药,越用身体会越寒。经常服用抗生素的患者,会出现非常典型的白腻舌苔。
2.什么都不敢吃
有些人认为拉肚子再吃东西,会加重腹泻,所以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碰,体质越来越差。
4.灌肠能治好
有些人认为把中药、西药通过灌肠送到肠道,能让药物直达病处,治疗效果会更好。
腹泻少吃8类食物
辣椒
辣椒会加速肠道蠕动,可能加剧腹泻,同时也容易引起一些腹胀以及烧灼的感觉。再加上腹泻本来就会使人比较衰弱,非常强的刺激也可能引起不适。
部分豆制品
一些没有完全熟透的豆制品,可能含有一些容易引发胀气的成分,多数人可以耐受,但腹泻时最好不要大量食用。
来源:生命时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