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方土地都镌刻着厚重的历史
每一处地名都包含着人文的温度
你是否对地名知识有着深深的热爱
想在万水千山中品味其背后的故事
你是否对历史文化有着独特的偏爱
想和志同道合的人探讨地名的渊源
“从地名看文化从文化看中国”
中国首档大型国家地名文化节目
《中国地名大会》第三季
选手召集中~
诚邀各位“地名达人”
前来参加这场地名爱好者的终极大会!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年8月25日24:00
录制地点:北京市
录制时间:年10月初至年11月中旬
期待你们的精彩表现!
“从地名看文化,从文化看中国”每次一听到主持人鲁健这句熟悉的开场白,我们就知道《中国地名大会》新的一期又开场了。
这是一档集知识竞赛、科普和发掘文化内涵于一体的地名文化节目。年11月,《中国地名大会》第一季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开播,甫一登场就赢得满堂彩,从地名切入,以竞赛为体裁,为观众展开一幅由地理、历史、语言、民俗、文学构成的文化万花筒。在好看好玩的同时,充分挖掘每一个地名背后的文化底蕴,并对地域文化的发掘与推广,产生积极正向的行业表率作用,收视率、口碑、网络热度自然水涨船高,全线飘红。
就像第一季节目中提到的黄鹤楼,王之涣游历此地时诗兴盎然:“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站得更高、望得更远,是每一代文人的向往,也是《中国地名大会》主创团队的追求,所以第二季没有安于一隅,坐享成功的福利,而是推陈出新,改良并增加了一些崭新的环节和题目,特别是“千亿像素看中国”和“地方展演”的加入,透过镜头观天下,感受华夏大地上的蓬勃面貌,让弘扬文化不再是一纸空话,而是打造出一张推广地域形象的名片,一把解读并传承文化的钥匙,也是一条抒发故土情怀、凝聚文化自信与认同感的精神纽带。举目千里:一张推广地域形象的名片
看完前7期的节目,观众和网友普遍达成的共识是比第一季更好看了,不仅竞赛环节设计得更加丰富有趣,地名故事汇、地名飞花令、嘉宾解读、地方展演、达人讲述等版块各具特色,让观众跟随镜头一起置身锦绣河山,从更多元的角度饱览大江南北的秀丽河山,还有来自五湖四海的选手以文会友,展开紧张激烈的竞逐,充分体现了现代影视语言的观赏性和故事性,一期节目下来就好像看了一部电影大片,太过瘾。
例如最新播出的一期,当千亿像素镜头聚焦美丽的羊城广州,“月光宝盒”博物馆、天河体育场、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尽收眼底,新电视塔的“小蛮腰”触手可及,近距离欣赏这些能够体现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地标建筑,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老大哥,历史的沉淀与新兴的繁盛在画面中交映生辉。观众借助基于5G技术的城市VR,遨游在羊城的上空,弹指间翻山越海,实现了古人曾经畅想的举目千里,这是科技赋予我们的“超能力”。
深入浅出:一把开启文化宝藏的钥匙每一个地名都是一座宝藏,每一道题就是一把通往宝藏的钥匙,带我们去了解地名背后那些古老又动人的故事。《中国地名大会》不仅在视野上再创新高,还继续担当文化发掘者的角色,依然不断挖掘文化宝藏。在“地方展演”版块,节目邀请到扬州、奉节、恩施、庐山等18个地、县级行政区的表演团队,把人文景观、非遗项目、地方美食都带到了节目现场,深度挖掘、生动呈现,深入浅出开启这些文化宝藏。
深耕细作是这一季《中国地名大会》的重要特色,通过这些落实到舞台上的展演,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对悠久深邃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解读,譬如说最新一期的安徽桐城,一个“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的小典故揭开了“文都”的神秘面纱,随后又把特色美食桐城水碗带到了现场,并通过一首歌曲唱出了桐城六尺巷背后邻里之间的谦让美德。美景、美文与美食,全方位展开皖中名邑江淮明珠的地域风情,绘声绘色,津津有味,令人留连忘返,去过桐城的观众会加深了解,没来过的观众则会置身于迷人的地域文化之中流连忘返。
四海同心:一条凝聚家国精神的纽带
每个人都有家乡,每个人也都有异乡,其实无论是坚守岗位的工人、农民,还是行万里路的打工人、创业者,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家乡,那就是祖国。不管你正在庐山感叹“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秀美,还是在江南重走“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经典线路,地理的坐标在变,赤子的心声不变。
《中国地名大会》打造凝聚家国情怀的纽带,把远在千山万水四面八方的儿女们联系在一起,情系家国,四海同心。在最新一期的对抗赛的“地名故事汇”环节,嘉宾现场讲述了民族英雄杨子荣、董存瑞、叶挺、谢晋元的故事,他们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挺身而出,以保家卫国为己任,用一腔热血在华夏大地上书写英雄豪情。
在突围赛环节,特别出题人从郑和群礁讲起,从郑和船队下西洋的船队列阵,一直讲到代表当时世界造船技术巅峰天元号宝船,有依有据,声情并茂,知识性和趣味性擦出了火花,也让观众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油然而生。
娱乐是表象,文化才是综艺的灵魂
娱乐是综艺的表象,而文化是综艺的灵魂,那些只顾一时新奇的综艺注定只能流行一时,而敬畏文化、传扬文化,才能散发出持之以恒的魅力,在打造文化综艺方面,央视一直当仁不让,如果说《中国诗词大会》以诗词为载体打通了现代与古典的次元壁,重新勾起了人们对古诗词的热情,那么《中国地名大会》就是以地名为名片、以文化为纽带,连接起五千年文明的时间、地点、人物,体现了亿万国人对神州大地的热爱,实现了其他影视文娱项目所不具备的文化价值。
随着节目的不断播出,相信《中国地名大会》将继续带我们认识更多的地名,吸收更多的文化知识与营养,文化综艺正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赢得越来越多的掌声,相信这样的综艺也会像每一个地名背后的乡土一样,成为一道历久弥新的大好风光。
中国地名大会
人有姓名,地有文化,让我们一起从地名看文化,从文化看中国,一起循着地名的轨迹,纵览泱泱中华之山河璀璨,领略华夏文明之风骨华章!
地名,是人生轨迹的源头,是城市岁月的印记;地名,是历史变迁的见证;是时代发展的标签。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新疆独库公路——纵贯天山脊梁的景观大道
独库公路是国道独山子至库车段,独库公路北起克拉玛依市独山区,纵贯天山南北,南端连接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全长公里。独库公路地形特殊,急弯陡坡较多,有多公里的路段在海拔米以上,受天山山区冬季降雪、结冰等自然因素影响,一年仅开放五个月。公路通车时间为6月-10月,最佳旅游时间为盛夏七八月份。每年9月底到次年5月会实行长达7个月的冬季交通管制。
扬州是个好地方
有没有一句诗,会唤起你对一座城市的向往。烟花三月下扬州,也许是古往今来人们UI江南最美的憧憬。厚重的人文历史和生动的人间烟火在这里水乳交融,如画的风景和诗意的生活,在这里完美共生!
扬州又称瓜洲,因其四面环水,后泥沙淤积,与陆地相连,形状如瓜,所以起名瓜洲。
湖北恩施
看中国好山水,游天赐恩施州。恩施风光秀美,气候宜人,喀斯特地貌造就了恩施大峡谷、利川腾龙洞等众多的地质奇观,这里生产的农作物富含硒,绿色健康。恩施民族风情浓郁,土家族、苗族、侗族等二十八个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诞生了憧憬甜蜜爱情的土家儿女会编织了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唱出了世界经典民歌《龙船调》...
河北-石家庄
说起石家庄,相信许多人都会想,它作为河北的省会城市为什么会叫这么“村庄”的名字呢?
其实每个地名都有它的历史渊源。明朝的洪武年间,有一户姓石的人家迁到这里,就在这里建起了一座村子,取名叫做石家庄子,于是这个地方就慢慢地叫做石家庄了。
“霞明深浅浪,风卷去来云”这首诗描绘的是滹沱河的风光,而滹沱河就在石家庄境内,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奔跑的脚步
山西-太原
太原为什么叫太原
原=广阔平坦的地区
“太”和“大”通用
大原就太原
其实一提到山西的美食,大家可能马上会想到的是陈醋和美食,这两样东西放在一起简直是绝配。而面食作为主食的一个重要来源更是激发了山西人民在厨艺上的创意,像什么刀削面、焖面、猫耳朵面、剔尖(面)等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山西人做不到!
四川-成都
据《太平寰宇记》记载;“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成都不仅无辣不欢,而且是满城茶香,火锅、口水鸡、麻婆豆腐、鱼香肉丝、夫妻肺片等等。我们熟知的李白、苏轼、杜甫等著名诗人都在成都留下了不朽的诗篇。
中国很大,远不止这短短几个地名,让我们一起在生活中去慢慢寻觅吧!
1.浙江丽水的丽,不读lì,读lí。2.浙江台州、天台的台,不读tái,读tāi。3.浙江嵊州的嵊,读音为shèng。4.浙江鄞县(现为鄞州区)的鄞,读音为yín,不读jín。5.浙江乐清的乐,读音为yuè,不读lè。6.浙江诸暨的暨,读音为jì。
7.安徽歙县的歙,多音字,读音为shè,不读xī。8.安徽六安的六,读lù,不读lìu。江苏的六合也读lù,方言字音的残存,江淮方言六陆同音,是古语,从这可知为什么六字的大写是陆。9.安徽亳州的亳,读音为bó,不读háo。10.安徽枞阳的枞,多音字,读音为zōng,不读cōng,枞(cōng)即冷杉。11.安徽黟县的黟,读音为yī。黄山古称黟山。12.安徽濉溪的濉,读音为suī。13.安徽蚌埠的读音为bèngbù,不读bàngfù。14.安徽砀山的砀,读dàng,不读Yáng或dāng。15.江苏盱眙不能根据字读半边的原则来读为yútái,正确的读音为xūyí。盱眙龙虾让人们知道了盱眙。16.江苏邗江,扬州古称邗沟,邗江现为扬州市的一个区。邗,读音为hán。17.江苏邳州的邳,读音为pī。18.江苏甪直、浙江甪堰,甪,读音为lù。19.江苏泛水的泛字的音、义皆同"泛",读fàn。注意:河南有条汜水,汜读音为sì。20.江苏睢宁的睢,读音为suī。22.江苏浒墅关的浒,读音为xǔ,不读hǔ。23.上海莘庄的莘,读音为xīn,不读shēn。而山东莘县的莘,读为shēn,不读xīn。莘莘学子。24.福建长汀的汀,读tīnɡ,不读dīng。25.黑龙江穆棱的棱,多音字,应读líng,不读léng。26.吉林珲春的珲,应读hún。27.吉林桦甸的桦,应读huà。28.辽宁阜新的阜,应读fù,易误读为"bù"以及"fǔ"。29.辽宁桓仁的桓,不读héng,应读huán。如齐桓(huán)公。30.辽宁岫岩的岫,读xiù。著名的北方玉都,产岫玉。32.内蒙古磴口县的磴,读音为dèng。33.天津蓟县的蓟,读音为jì,蓟为一种草本植物。34.河北蔚县的蔚,多音字,应读yù,不读wèi。新疆尉犁,也应读yùlí。35.河北井陉的陉,应读xíng,不读jing。36.河北蠡县的蠡,应读lǐ,不读lí。春秋时有范蠡;今陕西礼泉,古为醴泉,也读lǐ。37.河北藁城的藁,读gǎo。38.河北涿州的涿,读为zhuō。涿州以及涿鹿,均在河北。39.河北乐亭的乐,读lào。唐山当地的发音。李大钊的故乡。但山东乐陵音le。40.河北大城的大,读dài,不读dà。42.河北邯郸的邯,读hán。43.山西隰县的隰,读为xí。隰指地势低洼而潮湿的处所。44.山西洪洞的洞,读为tóng,不读dòng。传统京剧《苏三起解》中的那句闻名的唱段:苏三离了洪洞县。45.山西临汾的汾、汾水、汾酒的汾,统读fén,不读fēn或者fěn。46.山西解池的解,读xiè。47.山西忻州的忻,读xīn。48.山东莒县的莒,读音为jǔ,不读lǔ。49.山东茌平的茌,读音为chí。50.山东临沂的沂,读音为yí。江苏新沂,沂蒙山、沂水的沂,也读yí。山东省南部有临沂,北部有临邑,容易混淆,山东人多称北临邑南临沂。52.山东郯城的郯,读音为tán。53.山东无棣的棣,读音为dì。54.山东兖州的兖,读音为yǎn,不读yǔn。55.山东淄博的淄,读音为zī。淄河,在山东境内。56.山东东阿的阿,读音为ē。57.山东曲阜正确的读音qūfù。曲阜得名于地形。《尔雅释地》云:"高平曰陆,大陆曰阜"。东汉应劭注:"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曰曲阜。"今之曲阜城东,还残存有一条委曲长八九华里的大阜,即土山。58.山东单县的单与姓氏单同音shàn,不能念dān。59.山东鄄城的鄄,读音为juān,不读yān。60.山东芝罘的罘,读音为fú。62.江西婺源的婺,读音为wù。63.江西弋阳的弋,读音为yì。64.湖南耒阳的耒,读为lěi。65.湖南郴州的郴,读为chēn。66.湖南汨罗的汨,读mì。67.湖南芷江的芷,读zhǐ。68.湖北黄陂的陂,有三个读音:bēi、pí以及bō。黄陂的陂应读为:pí。69.湖北郧县的郧,读为yún。70.湖北秭归的秭,读为zǐ。72.湖北猇亭的猇,读为xiāo。73.湖北蕲春的蕲,读为qí。74.河南浚县的浚,多音字,应读xùn,不读jùn。念jùn的时候主要表示疏通,挖深的意思,作动词;在地名中念作xùn。75.河南柘城的柘,读为zhè。76.河南武陟的陟,读为zhì,陟登高、晋升的意思。77.河南泌阳的泌,读为bì,不读mì。78.河南渑池的渑,读miǎn;当作古水名渑水时,读shéng。79.河南荥阳的荥,读为xíng,不读yíng。而四川荥经的荥,读音为yíng,不读xíng。80.河南长垣的垣,读为yuán。82.广东东莞的莞,读音为guǎn。83.广东番禺的番,读音有两个:fān以及pān。番禺应读为:pānyú。84.湖南筻口的筻,应读gàng。85.海南儋州的儋,读dān,不读zhān或shàn。86.四川郫县的郫,读音为pí。87.四川珙县的珙,读音为gǒng。88.四川犍为的犍,读音为qián,不读jiān;犍牛的犍读jiān。89.四川邛崃读音为qiónglái。90.四川筠连的筠,读音为jūn,不读yún。91.重庆涪陵的涪,读音为fú92.湖南枨冲的枨,应读chéng。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网络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产品,欢迎分享,推荐收藏,每天在看,请你点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