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全球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外部知识——当时英国等国最为看重的知识——在中国却不为朝廷所重,也不为当时读书人所重。在当时甚至此后的中国最重要的知识机构(官方的、半官方的或民间的)看不到“夷人夷事”的学习与研究,也不闻马戛尔尼之使命。在“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么一个庞大的建构之中,竟然找不到这类知识可以搁置的位置。
知识的差距
——从马戛尔尼使华到刘学询、庆宽使日说起
作者:茅海建
我最近的二十年,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gxiangzhia.com/xwgy/5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