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拿破仑的出生地故乡科西嘉岛原是被法国侵略的意大利属地,他的父亲在抗法战争中牺牲及他整个童年与青年时期的梦想就是把科西嘉岛从法国的殖民统治中解放并独立出来。自己还亲自组织过科西嘉民兵对法国的战争。尔后转身就任法国军官镇压科西嘉岛独立战争并遭惨败后流亡法国。最后在帮助法国击退英国对士伦的攻占后成为法兰西冉冉升起的新星,最终成为法国皇帝!——连动画都不敢这么画!
2
想搞证券又不敢,海淘卖书又失败,忽悠哥哥搞房地产被拒——即使35岁就登基称帝的拿破仑也有过屡战屡败的至暗时刻!
3
法兰西第一权势人物巴拉斯发现自己的下属拿破仑和自己的情妇约瑟芬在搞姐弟恋!为成功劝说离异自带二孩并虚报小5岁年龄的约瑟芬能答应友情虚报大一岁年龄的拿破仑的求婚不惜提拔拿破仑为与所向披靡的意大利作战方面军总司令,结果拿破仑还真打赢了!——所以说哪有什么神仙眷侣?不过是一个敢嫁,一个敢娶,功成名就狗男女!
4
读《拿破仑传》很容易联想到袁世凯,袁曾被称东方拿破仑,两人都生于异族占领地并于共和革命爆发后临危受命练兵,而后拥兵自重以篡共和称帝,且都是短命王朝。可以说生前事相似,但身后名一个是共和先驱一个却成封建余孽!何以如此?——盖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尔!
5
在意大利玩弄权术逼得巴黎钦差认怂,教皇手抖,威尼斯总督当场倒地猝死的拿破仑,同样解决不了母亲和妻子就不孕不育问题激发和恶化婆媳关系,只能无奈让母亲负气回老家科西嘉岛养老。可见“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和“法国是欧洲的中国”这两种说法都不是没有根据的。
7
法国大革命这个名称会让人误以为这只是一场法国的革命,实际上拿破仑的军队一直打到欧洲封建君主制象征的教皇捧皇冠的手无处安放!相比之下英国君主立宪的光荣革命只能算改革(在中国和日本则只能称维新)而且革命后的英国本身就是绞杀革命的反法同盟国之一。美国则实际上没有发生过革命,因为不存在封建制根本没有革命对象。至于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则完全是法国大革命在的余震。所以说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中心。就像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中心一样。这是近代史两个最突出的里程碑式的节点!
但法国大革命最终以拿破仑称帝收尾,可如果认为拿破仑称帝是封建主义最终战胜了资本主义,则无疑等于没看到今天的资本主义世界。同样的认为十月革命以戈尔巴乔夫当选总统收尾是资本主义已经战胜了共产主义,也是一种无视百年之后的共产主义世界的短见。而当下的人看到百年之后的结局也是没用的,这是历史加诸于每个人身上的悖论,既无法超越历史,也无法改变历史。
8在埃及陷入包围困境四面楚歌的拿破仑收到的唯一消情报是突破英国层层封锁的情报防线而来约瑟芬与小鲜肉旧情复燃的消息。。。他的应对策略是立刻把一个下属军官派遣外防,然后接受这个下属军官的妻子的诱惑,并且特意当着约瑟芬和她前夫儿子的面。然而后来成为皇后的仍然是约瑟芬,这大概就是真爱吧。9在进军印度途中的阿克地区遭到惨败后返回埃及的拿破仑,为了给巴黎传达屡败屡战的“捷报”,请自己豢养的随军科学家们伪造一份黑死病流行的论证声明,却遭到其中一位科学家当场拒绝签名而不得不作罢。路德维希说这位科学家后来获得多次?升。我们的兴趣通常到此为止,但想必魏征会对有兴趣追问这位科学家死后有没有被鞭过尸吧。10在雅法屠杀三千土耳其投降有战俘丝毫未曾影响拿破仑的美名,理由仅仅是没有足够的粮食。可见人道主义的极限也不过温饱问题,原始社会没有人道主义,奴隶社会“礼不下庶人”大概就是吃都吃不饱还要什么礼仪的意思。难怪会有自带干粮五毛党,万一被俘,自带干粮或许会有免于被屠的作用。11让自己弟弟当议长的议会选举自己为巴黎戍卫司令,用钱让督政集体辞职推选自己为第一执政,再用手抓破自己的脸出的血制造自己被议员殴打的假象来鼓动手下士兵武力逮捕反对派议员。这就是整个雾月政变的过程。可以说人脉,金钱,武力都用的恰到好处。但这远远不是政变成功的决定因素,须知拿破仑返回的巴黎,是原来自己攻克的大片殖民地已被年迈的督政们倒卖给敌手之后的巴黎,这才是呼之欲出的力量。强大自己并等待敌人犯错是千古不变的第一成功法则。12路德维希形容雾月政变后的法兰西,像一个倦于乱谈恋爱的浪荡女子,重新回到能控制她的强有力的男人的怀抱”——考虑到约瑟芬皇后的浪漫情史,这真乃绝佳的讽刺。仿佛是在说玄宗掌权后的唐王朝,从一个女人的手里重新回到了男人们的怀抱。13法国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是在法国大革命11年以后才制定的,但确是在雾月政变的当晚就草拟好的。因此可以说法国大革命完成于11年后的雾月政变。至于此外的部分,正如我所说,实际应该属于世界资产阶级大革命。14拿破仑法典(即法国民法典)的离婚三要素:谋杀、通奸、性(含生育)无能;及夫妇连坐的条款,在当代看来简直是令女权主义者们嗤之以鼻的不平等条约。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考虑到约瑟芬皇后对此条款所造成的不自觉的影响力,又会是田园女权的骄傲吧?毕竟征服世界的男人也不惜通过法律条款来表达他的醋意!15在成为巴黎戍卫司令,第一执政,终身执政,乃至包括为他修建凯旋门这样的具体事务中,拿破仑都坚持要走程序以符合宪法,这其实不是民主的驱动(他自己就明确声明过他维护的是平等而非自由,主张才干而非民主)。直到他开始拉拢波旁王朝的保皇党拥立自己当皇帝,这种事实才得以昭然。可见民主的程序并不必然维护民主,工具不代表目的,恰如买菜刀的不一定都是要做饭,也可能是要行凶。甚至做饭的也不全都是为了充饥,也可人能是投毒。16在安抚战后法国人虚荣心归宿问题的策略上成立荣誉军团部实在是一个短见,缺少一个进入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长见。要知道需要虚荣的军人少,需要虚荣的民众则更多。至于希特勒的高大建筑法则更是精妙绝伦,体育运动毕竟还分场内场外,宏伟建筑则人人可置身其中。政治家的宏大叙事恰如路德维希对拿破仑设立荣誉军团这一举措真实揭秘:我们听到波拿巴内心三股泉水的喷涌声,对人类的蔑视,群众心理的理解及一个外国人超然的态度。毕竟他只是个选择了法国作为其新祖国的科西嘉岛人啊。17一个高超的政治家即使在一桩自己刚刚幸免于难的圣诞夜爆炸案之后,脑子里涌现的第一个想法也会是:把刺客断定为哪些人对自己最有利?未能谙此深长意味的参议院议员们最后全部成了保王党的替罪羊而被全部解散。剧作家和记者则连替罪羊都算不上,直接成为成为躺枪的干尸。未知作为东方拿破仑的袁世凯是否有专门研究过这个案例?18在从教皇手中夺过皇冠之前,拿破仑已经在迎接教皇的凯旋门前拒绝过下跪,而事实上他夺过的不是黄金之冠,而是一圈桂树叶编织的草帽,并且还是背对着教皇戴上的。但即使是对封建皇权作了如此针锋相对的嘲弄,也没挡住贝多芬把《英雄交响曲》撤回、拜伦对他的粉转黑。加冕典礼结束后,拿破仑一世慨然长叹:还不如在战场打一天的仗轻松些!——想必袁世凯一定对此深有同感。19在拿破仑决定称帝的众多考虑因素中包括其中一条是“为缓解欧洲君主对非君主制度的法国的的敌视心态”。而路德维希对新的反法联盟形成的因素又包括一条为“能者称帝无异于对世袭君主制的蔑视”——这简直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最高端应用。因为它被应用在了皇帝头上!20如果你很难理解为什么拿破仑在法国的革命会引起欧洲其它国家多次组成反法联盟不惜以轮番战争来帮助波旁王朝复辟,就参考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内斗与外战的关系。它们其实是一回事儿,唯一的目标就是维护旧秩序。但是你很难理解为什么光荣革命后的英国竟然还是反法联盟的先锋?就得想想今日之我国在中东和非洲的表现了。21拿破仑称帝后给自己定下的年俸和波旁王朝国王的年俸一样,是万法郎,但波旁国王每年的花销是万法郎左右,拿破仑却发现自己无意中存下了万法郎的存款。而约瑟芬皇后则一年欠下了0万法郎的外债。所以,工薪阶级不但挣钱不如统治阶级快,连花钱速度也是比不上的。—未完待续—扫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gxiangzhia.com/xwgy/6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