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枫香脂 > 枫香脂性状 > 正文 > 正文

电子基础之锡焊分分钟入门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2/6/9 11:28:28

锡不流动?焊点带毛刺?焊不上?

今天咱就先来解决这些问题。

焊接要素:

1,锡料:

一般使用有63/37焊锡丝,60/40焊锡丝,无铅焊锡丝几种,首先你的锡料得合适,建议一般作业使用焊锡丝,极好的流动性、易焊性和较好的牢固度。一般是工厂大量作业时作用,目的只是降低成本。无铅流动性稍差,但牢固度较好,有些地方强制要求无铅。

2,助焊剂:

常用的有松香,焊油,特种助焊剂等。

松香助焊性一般,绝缘性良好。适合在免清洗或是对阻抗要求极敏感的地方使用。但不适合板或是零件引脚有氧化的情况下使用。除氧化能力较差。

焊油,在电子行业中,我比较推荐NC,这是一种白色半透明的半固态助焊剂,有极佳的助焊性,良好的去除氧化层的能力,在密脚IC拖焊中,它可以让新手快速上手。更重要的是,NC还可以在焊接过程中带走多余的热,防止芯片过热,对了,还可以免洗。

特种助焊剂,比如在不锈钢上面焊线时,可以使用这种。这类助焊剂有较强的腐蚀性,在焊完后,有必要进行彻底的清洗。

3,烙铁:

一般入门用户在接触烙铁时,无不是关心温度能升到多高。其实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在高温下,烙铁工作面极锡氧化,焊锡也因氧化而失去流动性,零件由于高温还容易损坏。

那么,衡量一只烙铁性能的正确指标是什么呢?

我们按重要性来列出:

a,动态控温能力(即回温性能),不是静态时的,而在焊接中的表现。如果烙铁接触较大焊点时,温度下降太多,造成焊锡流动性变差,这时就需要较长的时间加热零件,造成零件过热容易损坏。

b,耗材成本,烙铁头是消耗品,如果使用成本过高,也会影响实际使用。

c,升温速度,从室温到正常熔锡的时间,过长的升温时间,影响工作中的使用体验。

d,智能化程度,辅助性能,但是有利用提升用户使用体验,降低使用成本。

e,静态温度稳定性。不使用中,静止状态温度的稳定度。

这些性能受烙铁加热方式、测温方式、结构形式影响,各有不同的特点。

最常见的外热式或内热式,无控温的,这种不建议在电子行业使用;

控温焊台,这种焊台通过一只降压变压器来驱动加热丝,并在烙铁芯内集成了温度传感器,可以较好的控制温度。早期入门级的焊台。相比无控温烙铁,可以较好的避免烙铁头烧死。同时由于热电偶深埋在发热芯内部,可以非常容易的实现极好的静态温度稳定性,热容量较大,升温速度较慢,但对于较大焊点量表现要稍好于T12,不过,也正是由于内部测温的方式,动态温度稳定性(回温能力)极差。实际使用体验不佳。

T12焊台;近几年非常火的入门级焊台。由于DIY的非常多,它的外型基本没有定势,通常发热芯长这样。最大的优点,支持快速插拔更换不同的烙铁头。相比于,由于烙铁头热容小,升温速度较有极大的提升。发热丝与烙铁头紧密接触,导热能力较有较大的改进,但由于陶瓷层的存在,热阻较大,温度测量不能及时反应出烙铁头的真实温度,限制了动态温度控制(回温)能力。应用在小焊点较为合适。

高频焊台:综合性能极高的烙铁,外形也是多种多样,一般发热芯长这样。

在发热原理上,它是由高频涡流引起烙铁头本身发热,热阻仅为烙铁头材料本身,无附加热阻,导热效率高,这一发热原理为快速回温提供了第一个基础。

在测温原理上,它采用独立的热电偶结构,并深入烙铁头前端,可以较快的采集到烙铁头的实际温度。这一结构特点为快速回温提供了测温依据;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结构,高频在快速补温时,会有少量的温度过冲。

升温速度上,当功率足够大时,比如WYD。可以达到4秒内熔锡,达到即拿即用的目标。

4,焊接实战:温度的设置,这也是在使用较大的一个误区。

就有初学者认为我设定度就够用了。错,也没错,毕竟63锡的熔点也就度,你设定这个温度,的确是可以熔锡了。不过,锡的流动性不好,是其一,更重要的是,没有足够的温差,热量向零件导入的时间会更长,零件受热时间相应的更长,损坏的机率更大。

那么,我们如何设定较合适呢?

首先,我们需要锡有良好的流动性,这点,在锡氧化前,温度越高流动性越好是没有错,但是,我们还需要考虑烙铁头的寿命。一般情况下,在干燥环境下,烙铁头表面的镀层在以下时损耗较慢。

在小零件作业中,使用63焊锡,建议使用-度。兼顾流动性和烙铁头寿命。

在大零件或是有塑料件的零件时,温度-度较好。较大的温差有助于热能的快速转移。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塑料件的损坏。

在使用无铅焊料时,温度相应的在上述基本上提升20-30度较为合适。

5,烙铁头的选用:这个也是初学都入门的一个较大的误区。

由于热阻的存在,烙铁头尺寸越小,越不利于热量由烙铁转移到工件。所以,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使用大尺寸的烙铁头。

比如,在上焊线这样的操作,5C大马蹄头就是不错的选择。

而在更换板上贴片这类时,大刀口会比5C更好用。

反之,如果你在焊接比如6平方的线时,使用一个只加长的弯尖,这样再强劲的主机也不可能有好焊接体验。

好啦。。。。现在掌控这些了,电子基本之焊接入门也就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时候拿起你的烙铁焊接体验一下了。

附:三种常用焊台回温能力认识方式及参考结果:

把烙铁头尖端放在水里,并且让水沸腾,这样尖端温度就是度

烙铁的核心温度用烙铁自己的数显温度读出来(仅限数显焊台,测之前当然要校准)再用功率表读出焊台的功率

这种,烙铁头尖端在水里,核心温度仍然是设定温度,输出功率32W,而不是全功率加热。

T12的核心温度度,功率72W,烙铁头与核心温度差度。控制器无法完成正确的温度输出补偿。

核心温度度,烙铁头与测温度温度差30度,全功率升温。控制器实现良好的的温度补偿输出

从这个测试表,可以非常简单明了的认识下回温性能差别的原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gxiangzhia.com/ycxz/103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枫香脂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