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川文史大家秦英凯说:光州是一个炙手可热中心城市。初唐时期,唐高宗李治就把李渊的孙子李世民的侄子他自己的堂兄弟李翼安置到这里任刺史,其他朝廷重臣如封德彝等,纷纷将自己的子孙安插到这里做最高行政长官。理由很简单,这里太平,距离京畿不远,很早就举旗归唐,是治理的模范地区;这里富庶,依山傍水,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把儿孙子侄放在这个地方,无吃苦受罪之虞;这里交通便捷,东去吴越,西返川陕,北通中原,南及湘赣,到长安探亲或者京官顺道存问可避免鞍马劳顿。……两宋,其经济之繁荣是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一时间,河上点点白帆,时有渔舟唱晚;两岸亭台楼阁,商贾云集聚散。南北二城的形成,既是这种繁荣的条件,也是这种繁荣的表现。苏轼、苏辙、曹九章等文人墨客交游往来,作诗赋文,使这个地方的文化氛围愈发浓厚。
有明确史志记载的,唐宋就有两位中兴之主是从光州走向帝王之位的——唐宣宗和宋神宗。康熙《光州志·卷之一·舆地考·沿革》记载有:“神宗尝为光国公,升储陛。”《卷之五·官秩考·封爵》记载有:“玄宗开元十二年封子李倨为光王。封李忱为光王。忱,武宗叔,武宗崩,即位为宣宗。(宋)英宗封赵顼为光国公。英宗长子頴(颍)王,后为神宗。”
据《宋神宗年表》记载:“(宋神宗)庆历八年(年)四月戊寅生于濮王宫……嘉祐八年(年),侍英宗入居庆宁宫,尝梦神人捧之登天。英宗即位,授安州观察使,封光国公。……治平元年(年)六月,进封颍王。……治平四年(年)正月丁巳,英宗崩,帝(宋神宗)即皇帝位。”有关宋神宗的生平:
早期经历
宋仁宗庆历八年四月十日(年5月25日),赵顼在濮安懿王宫邸睦亲宅出生。是宋英宗赵曙和宣仁圣烈皇后高氏所生长子。八月,宋仁宗赐名为赵仲针,不久被授为率府副率,后三次升迁至右千牛卫将军。
宋仁宗嘉佑八年(年),赵顼与其父赵曙一起入居庆宁宫,当时他曾经梦到有一位神人捧着他登天。农历三月,宋仁宗逝世,赵顼父赵曙即位,授赵顼为安州观察使,封光国公。是年五月,赵顼受经于东宫。据记载,赵顼相貌不凡,举止皆与常人不一。而且天性好学,每次请教学问都一直到日落而忘记了进膳,宋英宗赵曙见了他如此好学常场派遣内侍去阻止他。赵顼每次正衣冠与行礼都非常注意,即使是最炎热的时节,也未尝用扇。侍讲王陶进入宫内,赵顼率弟弟赵颢向他参拜,可见对师傅的尊重。九月,又加封忠武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淮阳郡王,改名为赵顼。
宋神宗幼时,便“知祖宗志吞幽,蓟、灵武,而数败兵”,立志“雪数世之耻”,到十多岁时,神宗就“慨然兴大有为之志,思欲问西北二境罪”。父亲英宗即位时,神宗十六岁,这期间王安石的改革理论在社会上有了更广泛的影响。加之在颍邸任职的韩维、孙永等人是王安石的崇拜者,在其日常讲论之间,神宗也会受到他们的影响,而对王安石更加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gxiangzhia.com/ycxz/5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