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码是重要的传导部件,对二胡的音质有很大的影响。每把二胡应该说都要为它选择一个合适的码子,这需要经过多次的试验来确定。二胡的码子在制作的材料上,有枫木、乌木、紫檀、红木、松节、竹子、铅笔、纸卷等;在形状上有椭圆形底、圆形底、桥式等一般来讲,新琴声音比较尖亮,宜用质地松软、底面积较大、高度较低的码子;老琴声音比较沉闷,宜用质地坚硬,底面积较小、高度较高的码子,以免在高把位时琴弦碰到皮面上。
市售的琴码一般都是半成品,需要经过适当的修整,方可使用。读者可按下列步骤进行修整:1.修整高度。将琴马顶部和底部交替用细砂纸打磨,要使琴码的圆孔保持中心位置。直至高度适合为止。2.整孔。如果二胡本身发音比较沉闷,可用小圆挫将琴码的小孔扩大一些。如果二胡发音比较尖亮,就应该选择底大孔小的琴码。3.磨底。在细砂纸下面垫十几层布,然后把琴码底面在砂纸上磨成微凸状,使其与皮面接触更加紧密。4.开弦槽。把琴码装在二胡上,调整到合适的弦距,然后用于压一下码子上的琴弦使琴马上留下二处压痕,再取下来用小刀刻出两个“V”字型的弦槽。5.定位。仔细地观察琴码,把较高的一侧作为内弦侧,并用笔点上一个小圆点。在日后的使用中,有圆点的一侧永远定为内弦侧。
琴码结构
由弦桥、分隔导音孔、底盘而组成。
1.弦桥有两个弦槽,内弦槽和外弦槽,均匀分布在弦桥顶端。两弦槽距离以演奏时换弦后,不造成连带擦弦为好,约为:5毫米。
2.分隔导音孔是由一个圆直径约为:2.5毫米的洞孔形成,洞孔中心线与弦列平行排列,处于琴码中部。在传导二胡振动时,形成内、外弦振动传导时的分隔区,并增强了琴码传导振动的弹性能力。
3.底盘位于琴码最下端,底面平压在二胡振动皮膜上,起到传导琴弦振动,将其辐射传播到二胡皮膜上。从而引起二胡琴筒的共振和共鸣。
在琴码规格上,影响传导振动声音效果主要为:
1.琴码总体高、低;
2.琴码弦桥宽窄;
3.琴码底盘大小和厚薄以及形状(圆形、椭圆、长圆等)。
由于琴码的规格尺寸的不同,将会使二胡的声音效果产生相应的变化。一般讲:琴码的木质较硬,底面较小偏薄,可以增大琴弦通过码子传递到皮膜的声音速度,对中、高频有利,并减少对皮膜面积的抑制,改善闷、空的声音不足。
反之琴码的材质较软,底面较大偏厚,可以减缓声音传播速度,对低、中频有利,加大对皮膜面积的压制,调节干、噪、尖、亮的声音弊病。
琴码材料:
由色木、枫木、油松木、乌木、老红木、紫檀木等木材为主。对二胡声音效果的影响主要是材料的质量(密度),内部细胞组成、结构,含水率以及传声性能、速度和传导频率响应所决定。
油煎(琴)码
根据二胡演奏界的要求。王瑞泉大师与二胡教育家王乙先生在二胡琴码制作实践研究中发明了油煎码。采用色木或枫木制成琴码,通过石蜡加松香,加温油煎工艺处理。使琴码木质炭化,增加木材内部细胞腔的空松度,减小振动传导阻尼,加强琴码对振动声音传导的能力。使二胡发音更为明朗松亮,结实圆润。声音传导频率响应宽,发音灵敏度强。当今二胡琴码基本以油煎码为主。
购买专业用高档琴码,请点下一行“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