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李家集街道珍珠岭村蔡陈湾的千年柏木。
新洲仓埠街道上店村郑家大湾的千年枫香树。
黄陂蔡店街道道士冲村西湾的两棵千年刺柏。
黄陂横店街道独木村松岗岭的千年刺柏。
新洲阳逻毛集村二湾的千年朴树。
千年古树为何多为柏树
千年古树的年龄是怎么测算出来的?为什么大部分都是柏树?史红文揭开了谜底。
史红文介绍,他们会进行走访调查、查阅地方志等历史资料,然后会根据树种的生长习性和立地环境进行大致推断。有条件的话,会给古树做CT检查,测量古树中碳14衰变程度等,“大体来说千年古树的树龄是比较准确的。”
武汉的10株千年古树中,有7株是柏树。史红文告诉记者,这是因为柏树是生长比较缓慢,寿命相对较长的树种。此外,树所在位置的阳光、土壤等多种因素也对树的生长有很大影响。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一株树是黄帝轩辕柏,位于陕西省黄陵轩辕庙中,相传为轩辕黄帝亲手所种,距今有至少年的历史,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
□长江日报记者杨晓雨通讯员何明华
古树是一座城市的宝贵财富。它们穿越百年甚至千年,历经沧桑,依然坚强屹立,承载着城市的厚重历史和乡愁。
年,武汉市公布首批古树名木。截至目前,武汉岁以上的古树共有株,名木2株。一共有10株千岁以上古树,分布在黄陂、新洲、蔡甸三个新城区。黄陂区横店街道独木村松林岗岁的刺柏,是武汉地区最年长的古树。
长江日报记者连日实地探访,找到了这10株古树。在和村民交流的过程中,记者发现他们对树的感情很深,在他们的生活和记忆中,古树都是一个特别和温暖的存在。
黄陂区横店街道独木村松林岗的刺柏,有一根断裂的枝条被“包扎”起来,并设两根钢架进行支撑;黄陂区木兰乡德兴村祝家湾的柏木,呈醉卧状,有倒伏的风险,于是林业部门为它砌了两个石墩当“拐杖”;蔡甸区奓山街道米丘林村苏湾的银杏,树洞被修补完整,伤口涂抹上了愈合剂……
穿过千年岁月,10株古树大部分都被雷劈到过,枝条被风吹断过,但它们身上,除了岁月痕迹,更多的是贴心的保护。“目前武汉的千年古树大部分长势还不错,保护也很得力。”市园科院高级工程师、市古树名木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史红文说,古树是一座城市的无声记录者,城市和社会的发展变迁、自然气候和环境的变化都刻在它们的身体里。希望在市民、主管部门、园林专家等各方努力下,武汉的城市“珍宝”能留存更久。
1刺柏岁
树高8.5米胸围厘米冠幅9米
黄陂区横店街道独木村松林岗
村民夏其新:以前还有一株一样的柏树,和这株树隔路相望,两株树枝叶繁密,形成一个天然的绿色门楼。上个世纪70年代,村民们在空地上沤肥,没想到肥水渗透到地下,意外将那株树“肥”死了,大家都惋惜万分。我们的村名都是取自这株树,村民们对它的感情很深。村里其他的路都硬化了,唯独这株树周边的地没有,就是怕影响它的生长。
2刺柏岁
树高9.5米胸围厘米冠幅7米
新洲区潘塘街道孙寨村学儿湾
村里最年长的老人舒正林:关于这株树的来历和故事,村里没人能说清楚,但能肯定的是,村民们都对它十分敬重,从来没有人敢伤害它。我们村是整体从江西迁过来的,听村里的老人说,迁来的时候这株树就在这里。从我小时候一直到现在,这株树几乎没有变过。
3银杏1岁
树高16.7米胸围厘米冠幅12米
蔡甸区奓山街道米丘林村苏湾
苏湾八组组长张启超:这树十分有灵性。上个世纪80年代,村里日子穷,这株树也枯死了。过了好几年,村里的日子慢慢好起来,树也神奇地枯木逢春。后来听林业部门的专业人士说,树应该不是死了,而是进入了休眠期。现在每年秋天,满树金黄,隔老远就能看到,以树为圆心,周边地上全部铺满了黄叶,都舍不得扫。过年的时候大家回老家总会特地来摸摸它,沾沾喜气。
4朴树岁
树高17米胸围厘米冠幅22米
新洲区阳逻街道毛集村二湾
村支书陈友金:附近的机场修建之前,树旁的路一直通往阳逻,村里的人去阳逻赶集的时候总说,我们不会找不到路,这株树就是回家的路标。小时候,6月里一刮风,树下就掉满了黄豆大的红果子,孩子们都捡来当零食吃。甜甜的味道,我到现在都记得呢。
5枫香岁
树高25米胸围厘米冠幅21米
新洲区仓埠街道上店村郑家大湾
村民曾承晏:我是被这株树看着长大的,从小就住得离树近,后来搬了一次家,成了树的邻居。我年轻的时候在村小学教书,经常带着学生来给这株树培土。它秋天叶子会变红,好看得很,夏天这里的树荫最浓,傍晚的时候几乎全村人都来这里乘凉。以前村里每年元宵节,父老乡亲们都在这里敲锣打鼓、张灯结彩。
6柏木0岁
树高10米胸围厘米冠幅8米
黄陂区李集街道珍珠岭村蔡陈湾
村民蔡文兰:我小的时候,我爸爸就经常给我讲这株树的故事,说以前树旁边是打谷场,大家把牛绳拴在树上,干农活累了就在树下休息。我后来嫁到别的地方,今天刚好回家来看看,看到这株树感觉十分亲切,我现在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gxiangzhia.com/yfyl/10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