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枫香脂 > 枫香脂药材 > 正文 > 正文

好读他活过,爱过,写过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1/16 11:45:21

年4月24日,他被葬在法国巴黎蒙马特墓地。一直对米兰情有独钟的他,梦想着埋身意大利,墓碑上写着:

米兰人阿里戈·贝尔长眠于此,他活过,爱过,写过。

1

“一个具有天才的禀赋的人,绝不遵循常人的思维途径。”

年1月23日,亨利·贝尔出生于法国格勒诺布尔城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个思想守旧的律师,母亲是一位医生的女儿,喜欢阅读,具有良好的文学素养。亨利·贝尔非常依恋母亲,但在他7岁的时候,母亲因产褥热病逝。

幼年丧母,在他心里打下了沉重的烙印,他的父亲严肃而拘谨,父子俩素来不和,关系紧张,他认为父亲严厉、专横,在家中感到束缚和压抑,青少年时期一直郁郁寡欢。

16岁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他来到巴黎,其时法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年大革命之后,拿破仑上台执政。亨利·贝尔原打算投考著名的综合工艺学校,却为革命形势所鼓舞,加入了拿破仑领导的军队,两度追随拿破仑作战,参加了著名的马伦哥战役,并先后出任军曹、少尉和副官。

他渴望像拿破仑一样建功立业。但到年,拿破仑在俄国惨败,后被囚禁在圣赫勒拿岛上。亨利·贝尔说:“我和拿破仑一块儿垮了台。”

随后波旁王朝复辟,资产阶级革命派遭受镇压,亨利·贝尔觉得“除了遭受屈辱,再也不能得到什么”,他拒绝在新政府中任职,便辞去军职,离开祖国,侨居意大利的米兰,开始练习写作。在意大利发表了他的处女作《意大利绘画史》,这本作品原本是准备献给拿破仑的。不久后,他首次使用“司汤达”作为笔名,发表了游记《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

因为同意大利爱国主义者有来往,司汤达被驱逐出境。年,他回到巴黎。“七月革命”后,司汤达依然郁郁不得志,在教皇管辖下意大利的一个海滨小城当领事。年3月22日傍晚,司汤达在巴黎街上行走时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于此日清晨去世。当时他手头还有好几部未完成的手稿。

司汤达的一生都处在法国历史上最风云变幻的年代,追求自由民主的他,拥有比其他作家都要丰富的生命体验。他当过部队军官、做过外交领事,后又成为作家,每一种身份都是他在世上的一种标签,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人人有享受人生幸福的权利,而获得爱情就是人生的一种幸福。”

司汤达对母亲有着深刻的眷恋之情,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怀着情人般的爱去爱她的,恋母情结在他日后的情感和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司汤达认为,爱情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爱情是文明的奇迹”。他把爱情视为一种激发人力量的美好情感,“爱情在伦理学上是一切感情中最强烈的激情”。

他虽然喜欢高谈阔论,但并不善于向女人献殷勤,他曾坦率地承认,他的大多数恋爱是不幸的。

司汤达长得并不好看,腿粗而短,大脑袋上长着一头黑发,鼻子过于肥大,不过他的一双褐色眼睛炯炯有神,尤其是皮肤,像女人一样细嫩。

为了显得有风度,他经常带着一把佩剑。为了矫正自己的外省口音,他又进了一所戏剧学校。认识了大他两三岁的一个叫美拉妮·居利贝尔的女演员。他后来发现,对方无论在气质上还是在智力上都不是他想要的那种女人,所以当美拉妮·居利贝尔因为缺钱不得不离开时,他求之不得地放她走了。

之后他又爱上了一位有夫之妇吉娜。在吉娜的牵制下,司汤达不惜东奔西走,以维持他们的爱,最后他终于失望了。吉娜有十几个情人,虽然对司汤达也很动感情,但到底改不了多情的本性。有次司汤达目睹了吉娜和别的情人约会,边彻底死了心,他“呆若木鸡,不能够写字、思想或说话”。

年司汤达事业上得到提升,奉命回巴黎任职。他又不可救药地爱上了表嫂美蒂尔德伯爵夫人。可惜这位夫人始终没有爱上他,面对司汤达有违人伦的热情表白,伯爵夫人愤怒地拒绝,并与司汤达彻底决裂,甚至在写给他的信中说“我不希望再从你那里收到任何其他的信”。

在51岁那年,司汤达又向一个年轻姑娘求婚。那个姑娘的母亲是他的洗衣妇,父亲是受雇于领事馆的一个修道士。然而,使他感到意外和屈辱的是,他的求婚竟被拒绝了。

司汤达终身未婚,他在一个又一个女子身旁流连,一次又一次付出真情,却还是成了情场上的失意儿。他对爱情本质的思考是深刻的,穷其一生从未停止过对爱情的憧憬和希望。

3

“谁要干白纸上写黑字这一行,别人说他笨拙,他就不应该惊讶或者动气。”

司汤达成为作家的路走得并不顺利,他本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戏剧家,后来才转向小说创作。司汤达三十几岁才开始发表作品,在当时,他是创造过最差销售记录的作家——《论爱情》在11年中只售出了7本。可以说,他一生都不被人看好,受尽了冷漠和抵毁,直到20世纪,才逐渐被重视。

他对自己比对别人更感兴趣,他小说中的主人公常常就是他自己。

《红与黑》中的于连,年轻英俊,果敢而又有野心,女人们对他一见倾心,他把自己的勇气、羞怯、自卑、野心、敏感、心计、多疑、虚荣、易怒等性格特点,以及肆行无忌的行为特征,全都给了于连。

因为涉及到政治描写,《红与黑》发表后,被许多国家列为禁书,销售并不理想。

《红与黑》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远远超出了同时代作家所能达到的层次。它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后来者竞相仿效这种“司汤达文体”,使小说创作开始向内转,发展到重心理刻画、重情绪抒发的现代形态。人们因此称司汤达为"现代小说之父"。

《红与黑》在今天仍被公认为是欧洲文学皇冠上一枚最为璀璨精致的艺术宝石,是文学史上描写政治黑暗最经典的著作之一。一个多世纪以来,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并被多次改编为戏剧、电影。

从来没有哪个作家能像司汤达这样,在把自己的性格赋予人物的同时,又描绘出这样一幅全然不同的、可憎可叹的人物肖像。

司汤达所解析的人物内心世界,恰恰是他自己的内心世界。他用自己的毕生经历写作,和作品中的人物融为一体,丰富了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在整个法国以至欧洲文学史上占有了重要地位。

-END-

下拉,点击“阅读原文”,购买《红与黑》。

立即下单,即可享受7.5折优惠(包邮)

编辑:王希

欢迎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gxiangzhia.com/csjg/59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枫香脂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